中国对欧盟发出了对等反制!反制后,欧盟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西门子、飞利浦)进入中国

岁月静好坊 2025-07-07 05:19:06

中国对欧盟发出了对等反制!反制后,欧盟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西门子、飞利浦)进入中国政府采购市场难度增加,相反国产医疗器械企业迎来发展机遇,非欧盟国家供应商(如美国、日本企业)将获得更多订单机会。然而欧盟这一指控事实上并不全面,更多的是伤害了欧盟企业的利益。 长期以来,西门子、飞利浦凭借技术优势牢牢占据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比如在医学影像领域,2023 年 DSA 设备市场中,飞利浦和西门子分别拿下 44.32% 和 32.29% 的销售额占比,几乎垄断三甲医院的核心科室。 但这次政策调整以后,当医院采购超大型设备时,欧盟企业连参与竞标的资格都没有了。 即便非欧盟企业中标,其采购的欧盟产品也被 “腰斩”,这意味着西门子的 CT 球管、飞利浦的超声探头等关键部件,可能被美国 GE、日本佳能的同类产品替代。 这种冲击在西门子医疗的财报中已现端倪。2024 财年第二季度,其中国区营收出现双位数下滑,诊断业务虽通过裁员降本实现利润率回升。 飞利浦更惨,不仅因美肤仪质量问题被中国市场监管部门罚没超 25 万元,在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中,其高端 CT 中标价较预算降幅达 35.39%,市场议价权被严重削弱。 在政策的影响下,国产医疗器械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以联影医疗为例,其在 3.0T 以上超高场 MR 设备市场连续两年市占率第一。 美国 GE 医疗成为政策调整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5 年医疗设备更新项目中,GE 中标超高端 3.0T 磁共振和多排螺旋 CT,总金额达 4200 万元,而西门子仅以 2180 万元拿下一台同类设备。 这种差距折射出政策倾斜:当欧盟企业被排除时,GE 凭借本土化生产(如天津磁共振总部)和技术优势,迅速填补市场空白。 欧盟此前声称中国存在 “不公平歧视”,但中方措施明确区分 “欧盟进口产品” 和 “在华欧资企业”。西门子上海工厂生产的 CT、飞利浦苏州基地组装的超声设备,仍可正常参与政府采购。 这意味着欧盟的指控本质上是想限制中国企业的政策,反而迫使中国加速国产替代,而欧盟企业因技术外溢受限,在华竞争力持续下滑。 不仅如此,欧盟内部对反制措施的分歧日益加剧。德法等制造业大国支持强硬对抗,而爱尔兰、意大利等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呼吁谨慎,担心贸易战升级损害自身利益。这种内部分裂,让欧盟在与中国的博弈中愈发被动。 这场医疗器械领域的贸易交锋,本质上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缩影。中国以对等反制打破技术垄断,国产企业借政策东风实现弯道超车,而欧盟企业若不能及时调整策略,恐将在这场博弈中逐渐边缘化。

0 阅读:565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8

用户13xxx08

6
2025-07-07 08:24

也许这个是中国想要的[滑稽笑]

猜你喜欢

岁月静好坊

岁月静好坊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