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沈醉去天安门参加阅兵仪式,看见毛主席身边站着的女人,吓得他当场差点魂飞魄散!这个女人是谁?沈醉为什么吓成这样呢? 沈醉,191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家里算得上地主加资产阶级,小时候聪明得不行,小学成绩老拔尖,连第二名都嫌丢人。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火热,他才12岁就受了影响,带着同学在家门口喊“打倒土豪劣绅”,连他爹都没放过,叛逆得挺早熟。到了1932年,他在长沙念中学,因学潮被开除,跑去上海投奔姐姐姐夫。他姐夫余乐醒是复兴社的人,直接把他拉进了特务圈。 18岁那年,沈醉正式入行,化名陈仓,在上海法租界当情报组长,用记者身份掩护。1933年,戴笠看中他,提拔得快得很。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策划暗杀杨杏佛——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总干事。那年6月,杨杏佛在上海被枪杀,社会哗然,宋庆龄、鲁迅这些人站出来痛斥。这事跟宋庆龄有了间接牵连,也埋下了沈醉日后怕她的种子。 抗战时,沈醉转去对付日本人,搞侦察、破坏、暗杀,戴笠对他信任有加。1938年,他在湖南临澧带了800多流亡青年,教特务技术。后来戴笠死了,他跟新上司毛人凤不对付,1947年主动调去云南,干上了保密局云南站站长。1949年,国民党不行了,他在云南抓了400多共产主义者和民主人士,还差点去刺杀卢汉。结果卢汉起义,他被软禁,1950年成了战犯,特务生涯到此为止。 1958年10月1日,新中国九周年,沈醉被允许参加天安门阅兵。那天广场上红旗招展,军乐齐鸣,解放军方队步伐整齐,喷气式战机在天上轰隆隆飞过。女民兵方队、太行山民兵方队也上场,气势很足,全国人民都看得出新中国的底气。沈醉站在观礼区,盯着部队走过,心里可能还有点复杂。 可就在这时候,他抬头一看,毛主席旁边站着宋庆龄。她穿着浅色旗袍,气场稳得一批。沈醉瞬间慌了,手心全是汗,腿都软了。为啥怕成这样?因为他过去在军统时,没少干针对宋庆龄的脏活儿。宋庆龄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头儿,反蒋反得坚决,沈醉那会儿接过任务恐吓她,派人监视她,甚至还策划过暗杀,虽然没成,但这账一直挂在那儿。现在宋庆龄地位高得吓人,他怕她认出自己,把旧事抖出来,自己刚有点盼头的特赦就泡汤了。整个阅兵他都低着头,生怕对上眼,直到结束才敢喘口气。 阅兵之后,沈醉回战犯管理所接着改造。每天干活儿搬东西、扫地,累得满头汗;学习时抄笔记、讨论,慢慢态度变积极了。宋庆龄没提他过去的事儿,他也算松了口气。1960年,他被特赦,成了第二批名单里唯一一个军统大佬,走出监狱,开始新生活。 特赦后,他被安排进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跟杜聿明、溥仪这些人一起干活儿。他把军统那段经历写下来,出了《我的特务生涯》《军统内幕》等书,讲了不少蒋介石的内幕和自己的反思。这些书现在看挺有料,民国历史研究少不了它们。沈醉晚年住在北京,日子过得简单,常跟同事聊历史,挺后悔过去的,也感激新中国给了他机会。1996年,他去世,82岁,一辈子从特务到爱国人士,算是跟时代一块儿翻了篇。 沈醉怕宋庆龄,不是没道理。他当年干的那些事儿,搁谁身上都得记恨。可宋庆龄没追究,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她一直是反蒋的旗帜,地位高、心胸宽,沈醉这种小角色在她眼里可能根本不值一提。沈醉呢,怕归怕,最后也没怎么样,反倒借着改造翻了身。这事儿想想挺有意思,一个怕得要死,一个压根没搭理,历史的账本有时候就这么稀里糊涂翻过去了。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