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很多人认为俄罗斯打得太拉胯了,快三年了,还没拿下乌克兰。有这种想法的人,根本就不懂军事,不懂战争,更不懂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 乌克兰可不是伊拉克。这个继承苏联遗产的国家,开战前就拥有欧洲第二大陆军,坦克、火炮等重装备储备充足。其军工体系能生产T-64主战坦克、S-300防空导弹等关键武器,战时动员能力不容小觑。即便战争初期损失惨重,乌克兰仍能通过本土军工和国际援助维持战斗力。 真正改变战局的是西方的"输血式"支援。美国主导的北约不仅提供标枪反坦克导弹、海马斯火箭炮等先进装备,更建立了实时情报共享系统。2023年北约向乌克兰输送的弹药量,相当于其成员国全年产量的总和。这种持续不断的"战争补给线",让乌军得以在顿巴斯地区与·俄军长期对峙。 地缘博弈的维度更值得深思。俄罗斯的战略目标远非单纯军事占领。从克里米亚到顿巴斯,俄军每一步推进都在重塑东欧地缘格局。当北约东扩的战车逼近家门口,俄罗斯需要通过这场战争确立战略缓冲区。这种长期博弈注定无法用"速胜"来衡量。 战争形态的变化也被低估。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单纯的火力比拼。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打击,本质上是一场经济消耗战。当乌克兰70%的电力系统瘫痪时,其战争潜力已被严重削弱。这种"非对称"打法,恰恰体现了大国战略的深远考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政治连锁反应。战争促使芬兰、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却也让欧洲在能源危机中重新审视对美依赖。这种复杂的地缘震荡,正是大国博弈的真实写照。当某些评论家还在纠结于战线推进速度时,俄罗斯早已在更广阔的棋盘上落子布局。 历史终将证明,这场战争的胜负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俄罗斯通过战争展现的战略定力,以及对国际秩序重塑的影响力,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焦点。那些用传统战争思维评判现代冲突的观点,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显露出局限性。
俄罗斯的做法,可能会逼得巴基斯坦没有选择!7月6日,根据外媒报道,外媒称,俄罗斯
【366评论】【178点赞】
信念de锚
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