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钱壮飞在长征途中,神秘地失踪在乌江的岸边,这成为了党史上的一桩“谜案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05 23:36:02

1936年,钱壮飞在长征途中,神秘地失踪在乌江的岸边,这成为了党史上的一桩“谜案”,就当组织苦苦寻找50年仍下落不明时!1986年,金沙县考证查出了真因,这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1935年4月的贵州金沙县,乌江水声依旧奔腾,却再也等不回那个戴眼镜的瘦弱身影。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钱壮飞在这里永远消失了,一消失就是50年。 那天夜里雨下得格外大,红军主力部队正在抢渡乌江。钱壮飞因为连日高烧体力不支,在金沙县后山乡一带与大部队失散,参谋长陈伯钧在日记里写道:“是日大雨,钱副局长掉队未归,派侦察连搜寻未果”。 村民李德才后来回忆,那个雨夜有个戴眼镜的红军干部来敲他家门讨水喝,说要赶去梯子岩渡口。这成了钱壮飞留下的最后痕迹。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在老君坡发现了一具遗体,死者身穿灰色军装,腰间别着折断的钢笔,衣服口袋里还有半本被血浸透的纸片,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字。 真相直到1952年才浮出水面,村民聂丛山在法庭上供述,他发现落单的钱壮飞后起了歹念,想抢夺对方身上仅有的几块银元。他用石块击打钱壮飞头部,然后将其推下47米高的悬崖。 钱壮飞坠落时右腿粉碎性骨折,颅骨多处破裂。参与收殓的村民王树清说,他们给死者换衣服时发现衬衣里缝着写满数字的布条,就知道这不是普通战士。 村民们用门板钉成棺材,将他就地安葬,还在坟前种了三棵松树作标记。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人一直叫这里“红军坟”。 1985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工作人员发现墓碑背面有模糊刻痕,经拓印辨认出“钱壮飞”三字。国家安全部立即派人核实,2002年通过DNA比对最终确认了遗骸身份。 让人动容的是,当年参与埋葬的村民后代李朝彬,连续37年每逢清明都来扫墓。他说父亲临终前交代,这个红军读书人死得太冤,要后人守好坟。 钱壮飞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或许陌生,但他的经历堪称传奇。1929年他打入国民党中统局,担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1931年顾顺章叛变时,正是钱壮飞及时截获情报并通知党组织,才让上海的地下党员们提前转移。 周总理曾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钱壮飞同志立了大功,否则党中央机关将被一网打尽。”没有他,中国革命的历史可能要重写。 长征途中,钱壮飞还发明了“竹筒密码”,用看似普通的民歌旋律传递重要军情。这些密码至今仍被情报部门研究学习。 如今在金沙县烈士陵园,钱壮飞墓前的花岗岩纪念碑静静矗立。每年4月1日失踪纪念日,总有国家安全系统的干部前来献花。 墓地旁的纪念馆里陈列着钱壮飞使用过的怀表,表面玻璃上的裂痕清晰可见。讲解员说,这可能是坠落时撞击留下的痕迹。 站在乌江梯子岩渡口,还能看见当年红军搭浮桥的铁桩。江水依然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钱壮飞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他可能想不到,自己会死在一个贪财村民手里,更想不到会有人为他守墓半个世纪。 正如国家安全教育馆入口处的那句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有些英雄注定要在无名角落陨落,但信仰的光芒永远不会熄灭。 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 金沙县档案馆《钱壮飞烈士牺牲考证报告》 新华社2002年相关报道 《党的文献》《军事历史》等权威期刊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

棉花糖小仙女

棉花糖小仙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