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允许永久划界后,印外长说,中国有个最大的邻国,莫迪已登机离国。 印度国防部长辛

云端漫步坊 2025-07-04 17:23:51

在允许永久划界后,印外长说,中国有个最大的邻国,莫迪已登机离国。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青岛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期间向中方提出制定“永久划界”路线图,呼吁重建信任并缓和持续五年的边境紧张局势。 这一表态被视为印度对华政策的显著调整,辛格具体建议恢复制度化沟通渠道、制定边境争端“降级路线图”并营造睦邻环境。 几乎同一时间点,印度总理莫迪在启程展开十年最长八天五国访问前,公开强调“金砖是促进全球南方合作的重要平台”,承诺印度将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共建“平衡的多极化世界秩序”。 这一立场转变引发广泛关注,两个月前印度曾拒绝参与金砖“去美元化”进程,导致外长会联合公报流产。 印度政策转向的背后存在三重现实压力,经济上,特朗普政府重启高额关税打击印度钢铁和汽车零部件出口,而2024年中印贸易额逆势增长8.7%至1362亿美元,中国市场成为印度经济的关键支撑。 资源领域,印度虽坐拥全球第五大稀土储量,却因缺乏提炼技术被迫低价出口原料,上百亿卢比投资面临技术瓶颈。 军事上,中印边境基建差距持续扩大,解放军的高原全天候监控网络与快速部署能力使印军长期处于被动,高昂对峙成本已挤压民生投入。 更具深意的是区域格局变化,中国正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加速筹建新区域合作机制,计划替代功能停滞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该机制可能将印度排除在外。 同时印度因两度拒绝签署上合组织联合声明引发成员国不满,中国学者公开讨论“重新评估印度成员资格”,其战略空间遭遇双重挤压。 然而印度行动呈现明显两面性,辛格结束访华仅24小时后,印度突然开启杰纳布河萨拉尔大坝闸门,洪水直冲巴基斯坦农田且未提前预警。 这种“旱季断水、雨季放洪”的战术印证了莫迪曾宣称的“一滴水都不会流向巴基斯坦”,凸显印度试图在北部边境稳住中国的同时,继续对巴基斯坦实施压制。 中方回应冷静而务实,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重申边界问题“复杂且需时间解决”,强调应通过现有特别代表机制逐步推进。国防部长董军则聚焦边境管控与危机预防,呼吁加强务实合作。 中方审慎源于三点考量,就是印度方案仅聚焦西段争议却回避东段藏南问题;印方同步限制中国技术人员签证显露政策摇摆;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造成的信任赤字需长期修复。 莫迪的跨国访问成为外交平衡术的缩影,他将在巴西金砖峰会倡导“全球南方团结”,却同时派外长赴美出席“四方安全对话”会议。 这种走钢丝充满风险,美国商务部长6月已警告印度“远离金砖”,并要求削减购买俄罗斯武器。若印度无法兑现对金砖承诺又难获西方接纳,可能陷入战略孤立。 当前转折本质是印度对国力局限的清醒认知,军费高压与经济困局迫使莫迪政府调整策略,但能否真正跨越殖民历史心结、停止对邻国的“水霸权”操作,仍需观察后续行动。 正如中国驻印大使所言,双方需“坚持两国领导人中印互不构成威胁的战略判断”,将边界分歧置于双边关系适当位置。若印度能言行一致推动边境降级,不仅利好西部安全,更为两大文明古国共创亚洲世纪打开可能。 信源: 印度防长辛格访华会谈实录(中国国防部发布) 中印外长记者会声明(中国外交部官网) 金砖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外交部官网2025-07-02) 中印贸易数据(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度统计)

0 阅读:47
云端漫步坊

云端漫步坊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