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春秋大美女,却先嫁公公,后嫁庶子,被后人骂为荡妇2700年。她就是春秋时期的宣姜! 宣姜本是齐僖公的大女儿,姓姜名雪,后来因为她嫁给了卫国的卫宣公,才叫宣姜。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抱团取暖,最常见的操作就是政治联姻。 齐国当时是大国,周边小国都想攀这门亲戚,起初定下的婚事,是让宣姜嫁给卫国太子伋。 太子伋是个老实人,又是卫国储君,按说宣姜嫁过去,将来妥妥的王后命。可偏偏卫宣公是个出了名的好色之徒,长得还其貌不扬。 早年间卫宣公就跟他爹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了太子伋。等听说未来儿媳宣姜长得天姿国色,他顿时动了歪心思,想把这美人儿占为己有。 卫宣公为了抱得美人归,故意支开太子伋,派他外出办事,转头就在淇水河边修了座宫殿,专门等着宣姜送上门。宣姜一到,就被他强行霸占,随后干脆娶进了宫。 齐僖公知道这事后,居然没吱声。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儿的婚事哪有国家利益重要?卫宣公是国君,跟他联姻,齐国得到的好处比跟太子联姻更多。 太子伋回来一看,媳妇成了后妈,心里啥滋味?可他一个太子,怎么反抗国君老爹?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 宣姜嫁给卫宣公后,生下了公子寿和公子朔。俩儿子长大后性格完全不同,老大公子寿跟太子伋关系特别好,老实本分;老二公子朔却满肚子算计,盯着国君的位子不放,觉得太子伋挡了他的路。 于是公子朔开始在卫宣公面前诬陷太子伋,说他想谋反。卫宣公本来就因为抢儿媳的事跟太子伋有隔阂,一听这话正好找借口。他派太子伋出使齐国,暗地里安排刺客在路上等着灭口。 公子寿得知消息,赶紧去告诉太子伋,可他太迂腐,觉得“君要臣死,父要子亡”是天经地义,非要去送死。 公子寿没办法,只好把太子伋灌醉,穿上他的衣服替他出发,结果真被刺客当成太子伋杀了。 太子伋醒了发现弟弟为自己而死,又悲痛又愤怒,干脆跑到刺客面前喊:“我才是太子伋!”结果也被杀死了。这兄弟俩就这么稀里糊涂的送了命。 最大的赢家自然是公子朔,卫宣公死后,他顺利继位,就是卫惠公。可他根基不稳,太子伋和公子寿的旧臣们不服,拥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造反。 卫惠公跟母亲宣姜只好逃到齐国避难,还求齐国帮忙平叛。齐国大军一到,叛乱很快被镇压,卫惠公杀了叛臣,重新夺回君位。 可卫国人心还是不稳,这时候齐襄公出了个“歪招”,让宣姜改嫁太子伋的弟弟公子顽(卫昭伯)。 宣姜嫁给公子顽后,又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两个儿子后来也做了卫国国君,女儿分别嫁到宋国和许国。 宣姜的一生,从齐国公主到卫国国母,再到嫁给庶子,始终被当作政治棋子。后人骂她“荡妇”,可在春秋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个女子哪有选择命运的权利? 她的两次婚姻,一次是被公公强占,一次是被娘家当作稳定政局的工具。
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随即朱见深就遇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