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刚曝光的事情——安徽考生小杨分数够二本,想冲上海某一本,家长心急托人“走关系”,结果掉进骗子万某的连环套!
万某自称“认识考试院、高校领导”,用“调整投档率”“插班生名额”当幌子,先以“招待费”“操作费”要了50万。录取结果一出,小杨没进承诺的一本,反倒被上海一所民办大学正常录取(这学校分本就低于小杨成绩)。
家长不服?骗子更狠!又编“一年后插班”的瞎话,还找托儿演双簧,接着以“改成绩”“发论文”为由,两年多硬掏走80多万……
我们来算笔账:普通二本毕业生在合肥,起薪4000 - 6000,刨去房租、开销,一年能攒2万4就不错。80万?不吃不喝得攒33年
好在骗子落网了——因诈骗罪被判11年6个月,罚11万还得退赔。
父母想给孩子铺路的心情能理解,但高考录取有严格流程,越说“能操作”,越可能是陷阱!
升学季到了,你或身边人遇到过“包录取”“走关系”这类骗局吗? 评论区说说,帮更多家长捂住辛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