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语出《道德经》通行本,大意是做事情合乎道的至理,那么在道的层面符合道的要求,在德的方面蕴含德的特性,即使有所缺失,也有其失去所对应的道理。 苏辙注道德经云:孔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故曰仁者之过易辞。志于仁犹若此,而况志于道者乎?夫苟从事于道矣,则其所为合于道者得道,合于德者得德,不幸而失,虽失于所为,然必有得于道德矣。 感觉有点绕对吧,其实一点也不绕。说白了一个意思,合乎于道,从哪个层面看,你做的都是对的,即使事情没做好,也合乎了应该出错的道理。所以,这是个什么境界?随心所欲,不逾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