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语出《道德经》通行本,大意是众人熙熙攘攘,追名逐利,就如同享用丰盛的宴席,春天登上高台心旷神怡,乐此不疲。但我因为知道后来将会发生什么而心内淡然,如同婴儿一样发挥自己的天性。安受万物,好像没什么可追求的样子。 苏辙注道德经云:人各溺于所好,其美如享太牢,其乐如春登台,嚣然从之,而不知其非。唯圣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不动,如婴儿之未能孩也。乘万物之理而不自私,故若无所归。 喜怒悲思恐,状如波涛,起伏生灭,我们日受其累,皆因万事万物,均有生住异灭,人以欲望系之,则五志生焉。但生住异灭,亘古事,物之性也,从无有人,见日悲戚,睹月嚎啕,故知五志为妄也。是故,圣人淡泊名利,在于减损人欲也。有偈云此:世法如丝,往来缠织,因了空义,终无所系。是理也。 如此,圣人因何动心起念?因缘律动,则心念起也。其它诸物,则傫傫兮若无所归矣。 #道德经##泊其未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