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朱棣想洗白自己是“正统”继承,一路把建文帝名字删得死死的,把洪武年号直接跳到永乐,让所有人闭嘴叫他“太宗”。这个“太宗”名头用了114年,官方全是这么叫。可谁能想到,一百多年后,他六世孙朱厚熜,一句话就把这层遮羞布撕成碎片,不带一点犹豫。
先插个小问题,老规矩动不得啊?太庙在明朝那叫根本中的根本。你要问制度咋定的,答:朱元璋喜欢九庙那套,九块牌位摆满,按血缘远近安排,有新人就得踢走最边那个。太宗朱棣的位置,排第三,连朝好几代没人敢碰。可架不住扛不住自家后辈心眼活络——嘉靖这一手,简直把祖宗当棋玩。

事情的导火索其实特别家庭化:嘉靖刚当上皇帝那会儿,这哥们儿想让他亲爹进太庙配享。他年纪轻轻十五岁登基,怎么能甘心叫亲爹个“皇叔”?官僚体系死活不同意,弄出“大礼议”,廷杖整死人十七个,还贬了两百多。结果,皇帝想怎样就是怎样。亲爹如愿叫成了“恭穆献皇帝”。

可光起了名字可还不行,要进太庙排位,那可麻烦大了。太庙位置九个,没空位,他不能把开国太祖朱元璋挪走,剩下就轮到血缘最远的朱棣身上。一下子让朱棣让位换爹?这个榔头谁背得起!朝中上下,全默契地闭嘴,没人乐意惹事。有种既怕忘祖又拼命塞亲情的怪现象。

你说朱厚熜圆滑吗?真不是一般人,他打擦边球。在退休官员建议恢复明堂(可以变相加人)时,他顺水推舟,把朱棣从“太宗”直接变成“成祖”。看起来身份升了,和太祖一个级别,到底是不是给脸?字面意思绝对风光,“启天肇运”,相当于另一创朝始祖。实际上,这不等同把朱棣的“正统接班人”身份给摘掉、盖章成了“新王朝开拓者”——言外之意,你干脆承认“篡位”呗!

当时礼部心里那个苦,谁也不敢吱声,大礼议死那么多人谁还想送命?史书全跟着默写新庙号。最后嘉靖兴冲冲腾地方,硬生生让自己亲爹挤进太庙,以后还享受配天待遇。阴差阳错一来二去,本来死得其所的太宗,突然沦为“尴尬的成祖”,而真正被踢出去配享的,居然是朱高炽!这胖皇帝在位才十个月,庙里头被抬到角落了,典型牺牲品。

你以为这样就完?远没那么简单。嘉靖执政四十五年,往后的二十多年躲在宫里修道炼丹。国家乱成啥样?倭寇作怪,国库见底,有地方起火边关唧唧歪歪。他崩了以后,亲爹的尊号立马被后续皇帝撤回,显陵降格王陵,打造半天祭祀体系全成了笑话。

这些年朱棣怎么也没料到,好不容易坐稳明太宗百年,历史上努力洗刷“篡位”罪名,全被自己六世孙给拆穿。明升暗降是真绝。他生前拼命保正统,临死成祖宗工具人。讲真的,朱棣真知道后事,估计在长陵都烦到想出来质问“咋回事儿”吧。

故事绕这么大一圈,说句不好听的话,规矩其实早晚还是个人说了算。朱厚熜孝顺了自己,却不管把朱棣卖得有多彻底,这种骚操作搁今天都让人服气。永久的庙号变成了一场宫斗游戏,明朝尺度,也就这样了。你觉得,朱棣该哭还是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