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广联达CONCETTO接入谷歌Nano Banana Pro,三大趋势明确

11月26日,广联达在互动平台披露,其聚焦建筑项目前期策划与方案设计的CONCETTO智能设计产品,已接入谷歌Dream

11月26日,广联达在互动平台披露,其聚焦建筑项目前期策划与方案设计的CONCETTO智能设计产品,已接入谷歌Dream Team研发的Nano Banana Pro图像生成模型。

该产品以“AI+数智化”双轮驱动,覆盖数智化建模、AI灵感渲染器、AI成本估算、AI分析等核心模块,此次接入将进一步重塑建筑设计全流程。

“1+1>2”的协同效应

对深耕行业20余年的广联达而言,这不仅是产品功能升级,更是“AI+数智化”战略的核心布局。

Nano Banana Pro在几何精度、材质还原、空间逻辑理解上实现代际突破,具备4K超高清生图、专业级参数控制及3D感知能力,与CONCETTO的建筑行业适配形成“1+1>2”协同效应,传统数小时的渲染流程压缩至分钟级,可精准还原建筑材质纹理与光影细节。

AI成本估算误差率降至3%以内,采光、能耗等指标实现实时模拟;生成结果还能直接对接3D打印与工程深化设计,补齐建筑设计“概念-方案-深化”链条中渲染与可视化短板。

值得关注的是,其价值贯穿项目全链路,设计阶段可快速完成“方案生成-效果渲染-优化迭代”闭环,支持参数化调节与多模态创作。

营销端能生成沉浸式宣传素材,降低跨国项目物料成本;后端可对接造价、施工系统实现数据联动。

相较于同业简单功能叠加,广联达沉淀的建筑专属提示词库与工程合规校验能力,形成难以复制的行业Know-how壁垒,推动技术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化。

在中国5000亿元规模的建筑设计市场中,方案设计占70%创意价值,AI技术可将2-3个月设计周期缩短至2-3周,为企业带来显著商业优势。

建筑AI三大趋势

此次合作折射出建筑行业三大核心趋势,标志智能建造进入深化阶段。

首先是设计生成化与全流程协同,AI从辅助工具跃升为创作主体,可48小时生成数百种方案、自动预判专业冲突,CONCETTO实现“自然语言描述→多方案生成→成本分析→性能模拟”全流程闭环,AI承担80%以上重复性工作,设计师转型为“创意策展人”。

其次,是AI与3D打印深度融合,Nano Banana Pro解决传统AI设计“好看不实用”痛点,高精度模型可直接对接3D打印设备,催生“按需制造”与快速原型迭代模式,提升小批量定制生产经济性。

还有就是产业生态数字化重构,政策推动“数字住建”标准落地,AI与BIM、IoT技术集成形成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链,开源工具降低中小企业接入门槛,同时云原生与平台化重构商业模式。

也就是CONCETTO采用SaaS订阅制,按API调用量按需收费,推动广联达从软件销售商转型为生产力平台。

趋势、政策与风险应对

这一趋势与国际同步,Autodesk、Trimble等巨头纷纷布局AI生成式设计。

国内住建部亦要求2025年BIM技术在规模以上项目应用率达70%、智能设计工具渗透率突破40%,政策红利显著。

深层变革还体现在组织形态上,传统设计院金字塔结构逐渐被“创意总监+AI操作员”的扁平化模式替代,数据资产成为核心竞争力,广联达作为平台方掌控行业数据入口与价值分配权。

但合作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其一为技术主权风险,建筑设计数据涉及敏感地理信息与基础设施布局,Nano Banana Pro的云端服务模式需跨境传输数据,在复杂地缘政治下,面临监管收紧或技术断供的“卡脖子”隐患。

其二是商业可持续性风险,单次高清渲染成本达0.5-1.2美元,成本转嫁给用户将抑制需求,自行承担则侵蚀利润,且谷歌模型迭代与定价策略的不确定性加剧经营风险。

其三是合规与伦理争议,AI“黑箱”特性导致设计安全责任归属模糊,跨国合作增加法律适用复杂度,模型生成方案还可能引发版权抄袭问题,目前尚无明确行业标准。

其四是竞争反噬风险,谷歌作为中立提供商或向品茗股份、斯维尔等竞争对手开放接口,稀释广联达生态壁垒。

因此,广联达还需加速推进“外采模型+自研模型”双轨制,依托自身AecGPT大模型筑牢技术底线,应对潜在风险。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不慌实验室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