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这次玩真的了!11 月 25 日这一天,中国空军战机编队首次同时飞越对马海峡和宫古海峡,直接上演了一场 "双海峡飞越" 的顶级战术大秀!更震撼的是,军方直接宣布 "远海训练将常态化",这记重拳被外媒一致解读为对美日同盟的正面警告!这波操作,简直是把 "区域拒止" 战术玩出了新高度!

带你深扒这场载入史册的战略飞行。先看这次飞越的战术细节 —— 中国空军出动了包括歼 - 16、轰 - 6K 在内的多型战机,组成混合编队同时穿越对马海峡和宫古海峡。根据航空管制数据显示,编队在空中持续飞行超过 8 小时,总航程突破 4000 公里。这种长航时、大范围的作战演练,充分展现了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机型配置:歼 - 16 作为护航战机,具备强大的空战能力;轰 - 6K 则搭载了鹰击 - 12 超音速反舰导弹,最大射程超过 400 公里。这种攻防一体的编队组合,明显是在演练对海上目标的打击能力,针对性简直不能再明显了。
这次飞越的战略意义更是非同小可。对马海峡是日本海通往东海的要道,宫古海峡则是第一岛链的关键水道。同时掌控这两个海峡,意味着中国空军已经具备了切断美日联军海上通道的能力。这种 "双线施压" 的战术,被军事专家称为 "钳形威慑"。
最让美日坐不住的是 "常态化" 这三个字。以往中国空军的远海训练多是单次行动,这次直接宣布常态化,等于是在告诉某些国家:以后这种 "串门" 将会是家常便饭!根据军方消息人士透露,未来类似的远海训练将每月至少进行 2-3 次。

外媒的解读更是直白:《金融时报》直接以 "中国对美日发出明确警告" 为题进行报道;《产经新闻》则忧心忡忡地称 "中国正在打破第一岛链封锁"。这些反应充分说明,中国空军的这步棋确实打到了某些国家的痛处。
从战术层面看,这次行动展现了三大突破:一是远程护航能力。歼 - 16 为轰 - 6K 提供全程护航,证明中国空军已经掌握了大机群远海作战的指挥协调能力。二是精准导航能力。双海峡同时飞越需要极高的导航精度,说明中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远海导航保障体系。三是体系作战能力。此次行动必然有预警机、加油机等支援机种的配合,展现了中国空军的体系化作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行动选择的时间点也很有深意 —— 就在美日刚举行完联合军演后不久。这种 "你唱罢我登场" 的节奏,明显是在告诉某些国家:你们秀肌肉,我就秀拳头!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场飞行大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祖国的蓝天,有我们自己守护!当战机的轰鸣声响彻海峡上空时,这就是最硬核的 "中国声音"。

最后要说的是:中国空军用实力证明,昔日的 "国土防空" 已经升级为 "远海护卫"。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作战范围的扩展,更是战略思维的飞跃。某些国家若是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终将被时代抛弃。中国的远海训练只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熟练 —— 这一点,还请某些人早点适应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