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易经文化传承师 —— 杨美(杨持令)老师讲到:《易经》中的复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智慧,其卦象为上坤下震,坤为地,震为雷,象征着阳气在地下萌发,如雷动于地中,有一阳来复之象,寓意着事物在经历了衰败、剥蚀之后,开始走向复苏与复兴。而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兴邦的故事,便是对复卦精神的生动诠释。

从复卦的卦辞 “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覆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来看,它表明了回复之时,亨通顺畅。勾践在会稽之战失败后,面临着国家灭亡、自身为奴的绝境,这就如同事物发展到了阴盛阳衰的极致,看似毫无生机。但正如复卦所揭示的,此时正是阳刚即将回复的转折点。勾践忍辱负重,入吴为质,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顺从,内心却始终怀揣着复国的信念,这便是在困境中坚守正道,等待回复的时机。他的这种行为,就像阳气在地下默默积聚力量,虽然暂时被压制,但并未消失,只要时机成熟,便会破土而出。
复卦的初九爻辞 “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强调了在回复的过程中,要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尽早回归正道,这样就不会有大的悔恨,而是大吉大利。勾践回国后,深刻反思了越国战败的原因,认识到了之前治国策略上的不足。他没有沉浸在过去的失败中,而是迅速调整策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鼓励生育、发展农业、训练军队等。他以身作则,与百姓同甘共苦,亲自耕种,夫人亲自织布,这种积极主动地回归正道、努力恢复国力的行为,正符合初九爻辞所表达的 “不远复” 的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能够及时纠正错误,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就能够迎来转机,实现国家的复兴。

六二爻 “休复,吉”,意为美的回复,吉祥。勾践在复国的过程中,不仅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国家的治理,还善于团结各方力量。他礼贤下士,任用了范蠡、文种等一批贤能之士,这些人才如同复卦中的阳爻,为越国的复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勾践与他们君臣一心,共同致力于复国大业,这种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的局面,是一种美好的回复状态,也是越国能够走向繁荣的重要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勾践能够尊重人才,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他 “下仁” 的品质,即亲近仁爱、贤能之士,所以能够获得吉祥,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六三爻 “频复,厉,无咎”,说明在回复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挫折,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勾践在复国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吴国对越国始终保持着警惕,不时地对越国进行打压和干扰。越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短缺、人口不足等问题。但是,勾践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次地克服了困难。虽然复国之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这种在困境中不断努力、频繁地调整策略以实现回复的精神,正体现了六三爻辞的内涵。尽管过程艰难,但只要不放弃,就能够避免灾祸,最终实现目标。
六四爻 “中行独复”,意味着在群体之中,要能够坚守正道,独自践行回复之道。在当时的春秋乱世中,各国之间相互攻伐,利益纷争不断。许多国家为了一时的利益,不惜采取背信弃义、不择手段的行为。而勾践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正道复国。他不与其他国家进行无意义的争斗,而是专注于自身的发展,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复国大业。这种 “独复” 的精神,使越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脱颖而出,逐渐强大起来。
六五爻 “敦复,无悔”,强调了在回复的过程中,要保持敦厚、诚信的品质。勾践在复国的过程中,始终以诚信为本,对待百姓,他轻徭薄赋,关心民生,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对待盟国,他信守承诺,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的这种敦厚诚信的品质,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盟国的信任,为越国的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正是因为他能够坚守道德底线,以敦厚之心行事,所以在复国的道路上没有悔恨,能够坚定地走下去。

上六爻 “迷复,凶,有灾眚”,则从反面告诫人们,如果迷失了回复的道路,将会带来凶险和灾难。在勾践复国的过程中,也曾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考验。比如,在越国国力逐渐增强之后,有人建议勾践采取更加激进的策略,直接与吴国决战。但勾践没有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越国的实力还没有达到能够彻底战胜吴国的程度,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他始终牢记复国的初心,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坚持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稳步推进复国计划。最终,他成功地实现了复国兴邦的目标,避免了 “迷复” 带来的凶险。
勾践卧薪尝胆、复国兴邦的故事,与复卦的卦象、爻辞所蕴含的哲理高度契合。它告诉我们,无论处于多么艰难的境地,只要我们能够坚守正道,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就像复卦中的阳气一样,在地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就一定能够迎来转机,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团结他人,保持诚信和坚韧的品质,不被困难和诱惑所左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