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预警机
美国撂挑子,北约跟着黄!E-7预警机泡汤,中国只好断代领先
最近军迷圈炸了个大新闻:北约突然宣布不买E-7预警机了!要知道这可是他们盼了好几年的"空中指挥中枢",专门用来替换老旧的E-3机队。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是美国先带头跑路,北约才跟着黄的。可能有人要问了:不就是买个飞机吗...
055大驱在世界到底属于什么水平?就单纯这么说:有16艘055的时候,地球上没有
055大驱在世界到底属于什么水平?就单纯这么说:有16艘055的时候,地球上没有国家想跟中国打一次。要知道055在设计之初,军方的想法十分的天马行空,他们竟打算让055带东风弹道导弹上舰,但是东风实在是太长太大了,所以这个想法没能实现。然后军方换了个思路,让导弹小型化,于是就有了鹰击21。太平洋深处,一道火光划破夜空,直奔千公里外目标而去——这不是科幻,而是中国海军万吨巨舰的真实一击。当16艘这样的钢铁卫士齐聚,谁敢轻易搅动这片蓝色疆域?答案藏在设计蓝图的那些大胆笔触里,东风巨炮的梦想如何化作鹰击利剑,铸就全球无人撼动的海上长城?055型导弹驱逐舰在全球海军圈子里绝对是响当当的存在。排水量一万吨出头,比美国伯克级多出三千吨,112个垂直发射单元塞满防空反舰反潜导弹,活像个海上移动堡垒。双波段雷达一扫四百公里,S波段盯空中威胁,X波段抓隐身目标,集成系统让它不光打得准,还管得广。到2025年,首批八艘已经服役,第十艘刚开始海试,计划总共十六艘,这规模一摆开,西太平洋的格局就稳了。中国海军用它护航航母编队,维护南海权益,哪国想来试试水深浅,都得掂量掂量成本。这水平不是吹出来的。外媒直呼它“全球火力最强战舰”,因为它不光体格大,脑子还灵。2023年南海演习,南昌舰首秀鹰击-21导弹,那玩意儿从冷发射井弹出,冲上近太空,末段十马赫俯冲,专挑航母要害下手。美军推演报告承认,宙斯盾拦截率不到百分之五,两发就能让航母趴窝。跟空警-500预警机一配,射程榨到一千五百公里极限,海空一体网织得密不透风。黄海对抗演练,一艘055带无人机群模拟干翻八艘伯克级,数据链共享让打击如臂使指。而055就是中国海军的“六边形战士”,哪哪都硬。隐身涂层升级,动力系统推高速穿越波涛,130毫米主炮加舰炮,火力覆盖全谱系。相比其他国家驱逐舰,它VLS单元最多,传感器最先进,综合能力全球顶尖。五角大楼报告印了好几版,封面水印就是鹰击轨迹,承认这东西让第二岛链都得提心吊胆。造价七千万一枚导弹,值这个价,因为它守护的不是一时热闹,而是国家蓝色权益。2010年代初,海军脑洞大开,想让055直接扛东风弹道导弹上舰。那东风系列远程精确,陆基上牛得不行,要是舰载,万吨驱逐舰就成海上东风发射台了。蓝图上标舱位,计算布局,大家伙儿都觉得这能颠覆海战规则。可东风体格太霸道,长度直径超标,塞进舰体就挤占空间,影响平衡和维护。数据一摆,空间利用率低,安全阈值超,方案直接卡壳。转念一想,军方不死心,改道导弹小型化。从东风原理提炼,实验室攻关空气动力,压缩外壳,保留高机动。结果呢,鹰击-21横空出世,长度八米多,直径零点八五米,重量轻了却速度不减。2022年珠海航展,外贸版E型亮相,自用版更狠。冷发射方式,弹出点火,轨迹飘忽六十到一百公里高空,北斗加红外双导引,末速每秒三千四百米。央视节目实测,八百公斤战斗部,七千七百度高温熔穿二十厘米钢板。海军节视频放出来,官兵们看完都服,这才是务实创新。当下,055批量生产如火如荼。第二批次舾装加速,隐身涂层星空迷彩,VLS稳在一百一十二个。延安舰、遵义舰海试在即,编队演习时跟052D护卫舰、潜艇摆立体阵,拉萨舰数据链共享上央视,解说直白:发现即摧毁,航母禁区一千五百公里。山东舰淬火演习,055护航,实战检验火力密度。第三批次055B传闻电磁炮、全电推进,VLS挖到一百二十八个,鹰击改进射程破两千公里。长远看,这不光是舰艇升级,更是海军从近海到远洋的战略转型。十六艘一成军,地球上真没人想跟中国过招,因为这代表维护和平的硬实力。中国海军用055守护家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蓝色水域的稳定靠大家伙儿共同把关。
美国飞行员集体懵了!美军侦察机在南海转悠时,迎面而来的中国战机总不是传说中的隐
美国飞行员集体懵了!美军侦察机在南海转悠时,迎面而来的中国战机总不是传说中的隐身杀手,而是看起来有点年头的家伙?这背后藏着啥猫腻?难道中国空军藏着掖着,不舍得亮出王牌?一探究竟,你可能会发现,这不光是飞机的事,还牵扯到大国博弈的深水区。近年美军大型侦察机在南海的抵近侦察已达每年近千架次,主力是P-8A反潜机和RC-135系列电子侦察机,有时还会出动陆军的ARES试验机连续多天侦察。这些侦察机要么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穿巴士海峡而来,要么从菲律宾克拉克基地升空,沿着近海航线搜集情报。面对如此高频的骚扰,派什么样的战机应对成了学问。隐身战机固然性能强悍,但就像用高端手术刀切菜,不仅没必要,成本还高得吓人。那些所谓的“老战机”经过现代化改装,雷达和电子设备早已升级,对付侦察机的识别、驱离任务完全够用,出动一次的燃油和维护成本却低得多。更关键的是,南海的空中应对从来不是单机对抗。这些“老战机”背后,是整套作战体系在支撑。地面有远程雷达实时监控,天上可能有预警机在空中指挥,海底还有其他力量配合,形成了一张立体监控网。侦察机的航线、高度、侦察设备开关状态,早就被看得一清二楚,根本不需要隐身战机亲自出手。美军飞行员的困惑,恰恰掉进了战术陷阱里。如果每次都出动隐身王牌,反而会让对方摸清活动规律、信号特征,这些核心机密一旦泄露,实战时就会大打折扣。而用“老战机”常态化应对,既完成了驱离任务,又隐藏了先进装备的真实战力,让对手始终猜不透底牌。这种应对方式,还暗含着大国博弈的分寸感。高频次侦察本身就是种施压手段,用“老战机”回应,既表明了主权立场,又避免了局势升级。要是动辄出动隐身战机,反而可能被炒作成“军事对抗”,落入对方的舆论圈套。毕竟美军自己也清楚,这些侦察行动游走在敏感边缘,真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从实际效果看,“老战机”的驱离效率一点不低。它们会保持安全距离伴飞,通过战术动作发出明确信号,有时还会开启特定设备,让侦察机知道自己已被锁定。多年来,这些看似普通的战机,成功应对了绝大多数抵近侦察,从没让对方占到实质便宜。美军自己也有类似考量,近年在南海的航母行动常选择快进快出,轰炸机演练“南北对进”战术,都是在平衡威慑与风险。中国空军的应对,不过是用更巧妙的方式展现了同样的智慧——不逞一时之快,却能长久掌握主动权。现在再看那些南海上空的“老战机”,就明白这根本不是“藏着掖着”,而是对局势精准判断后的最优解。用最低成本达成目标,用成熟体系隐藏实力,这才是真正的底气所在。
空警600预警机:是航母“力量倍增器”已有了绰号“哪吒”
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入列了,成为近期国内外媒体重点报道的军事新闻,许多人的目光都盯在飞行甲板上停着的歼35隐形战斗机、歼15T多用途战斗机和歼15DT电子战机上,而忽略了福建舰舰载机中,极其关键的空警600预警机。...
中国通告全球!10月26日,中国军方通告全球:东部战区空军多支编队赴台岛周边训
中国通告全球!10月26日,中国军方通告全球:东部战区空军多支编队赴台岛周边训练。这次训练内容包括侦察预警、空中封锁、精准打击,看似演训,却像拼图一样,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实战蓝图。(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其中第一块拼图就是侦察预警,这可是整个作战链条的“眼睛”,没这个打底,后面的动作全是瞎忙。央视军事10月26日晚的报道表明,这次训练专门把“重点区域侦察预警”放在首位,空中布置了侦察机和预警机,电子侦测和情报链路全程没断。别以为这只是随便飞几圈看看,飞行员姚密灵都说了,从云层上就能清晰分辨台岛岸线轮廓,这说明咱们的空情判断早不是“大概齐”,而是精准到能锁定每一个关键目标。这步是实现对台岛周边空域全面监视,既能指挥机群作战,还能第一时间击落来犯敌机,等于把台军的一举一动、外部势力的可能动向全装在眼里。想想以前的演训,侦察还多是单点突破,现在直接拉成体系,情报单元提前把海域、航线、气象资料全下发到机组平板,指挥所跟着实时调整目标,这“眼睛”早就练得又亮又毒,实战时根本不用花时间适应,上来就能锁定要害。侦察到位了,接下来就得把场子围起来,这第二块拼图就是空中封锁,这一步可是实战里的“铁围墙”。这次演训里,歼-10紧密编队护航,轰-6K远端突击,整个空域被切割成不同责任区,谁守哪段、什么时候换防,联络单上写得清清楚楚,空中一有偏差立刻修正。这一步非常关键,空中封锁不仅能防敌机增援,还能防“台独”分子坐飞机逃跑,真到实战时,台岛周边空域能被清空成“单向通道”,只许咱们的战机进出。更狠的是,这封锁还带着反干预的考量,最近鲁比奥还嘴硬说“美国不会袖手旁观”,可咱们的编队早把外部分子的可能介入当成情报重点,封锁圈一拉,外部势力想派机进来“搅局”,先得闯过歼-10的拦截线和预警机的监控网。以前台军还幻想“能撑到外部支援”,现在这封锁圈一拼上,他们那点念想纯属自欺欺人。有了“眼睛”和“围墙”,最后这第三块拼图——精准打击,就是直插要害的“铁拳”,这次是实弹演练,视频里海滩、山区、重要道路这些目标都精准命中,炮火连天的场面里藏着大学问。主角轰-6K的航程超8000公里,能带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演训里模拟对岛上指挥中心、武器库、油料设施的远程打击,航电系统一锁定目标,立刻把信息传回指挥链,打击精度丝毫不差。更难得的是实战化细节,训练特意加了低云、电子对抗这些变量,飞行员得在数据不断变化的机舱里快速决策,地面指挥要瞬间调整航路,这练的就是“乱中打准”的真本事。返航后也不是庆功,维修班立刻查发射架,航电班比对黑匣子数据,飞行员围着屏幕抠细节,有人说航向能再提前0.5秒,有人说信号处理得再调校,这股较真劲,说明每一次打击都在往“一击瘫痪”上靠。把这三块拼起来就能看出,从侦察定位到封锁控场,再到精准打击,整个流程形成了完整的攻防闭环,像一台调试到最佳状态的机器在跑程序。东部战区长期练的就是“把不同兵种连成网”,这次演训把情报共享、临战指挥、武器运用全串了起来,从发现目标到打垮目标,中间没有任何断点。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是一次次高强度拉练堆出来的底气,飞行员于河海说“实战处置能力稳步提高”,这话里全是数据和汗水堆出来的自信。那些“台独”分子和外部势力别想装傻,这演训就是最直白的警告:咱们的实战蓝图早就画好了,每一步都经过千锤百炼。侦察预警让你们藏不住,空中封锁让你们跑不了,精准打击让你们扛不住,这三件套连起来,就是“武统”的底气所在。鲁比奥之流的“袖手旁观”纯属嘴硬,真到动真格的时候,他们的战机连封锁圈边都摸不着;“台独”分子更别幻想“以武拒统”,台军那点装备在咱们的体系化打击面前,根本不够看。10月26日的通告不是“秀肌肉”,而是“亮底牌”,这张底牌就是“随时能战、战之必胜”的实战能力。从预警机的屏幕到歼-10的机翼,从轰-6K的导弹到地面的指挥链,每一个环节都在说:维护主权没有“演习模式”,只有“实战标准”。这拼图拼到最后,拼出的是国家统一的必然,拼碎的是“台独”的幻梦和外部势力的野心。谁要是非想往枪口上撞,那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这张实战蓝图变成现实的那一刻。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湾区展炸锅了!10月15日新凯来子公司扔出“王炸”:两款自主EDA直接补上中国半
湾区展炸锅了!10月15日新凯来子公司扔出“王炸”:两款自主EDA直接补上中国半导体最后短板,加上之前打破垄断的刻蚀机,从设计到制造终于不用看老外脸色了!被外国卡脖子30年,中国工程师今天终于扬眉吐气!更关键的是军事应用潜力,中国电科14所测试显示,使用自主EDA设计的相控阵雷达芯片,性能提升23%而功耗降低18%。这种进步直接关系到下一代预警机的探测距离。1994年"巴统"解散时,中国半导体产业与台湾地区同时起步。但1996年《瓦森纳协定》的技术封锁,使大陆错过EDA黄金发展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本可抄底收购明导国际的机会,因外汇管制限制而错失。这些历史节点上的遗憾,让中国多付出十五年追赶时间。真正的转折在2018年。中兴事件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投入200亿强攻EDA,华为海思抽调500名工程师组建突击队。这种"国家队+龙头企业"模式,最终催生今日突破。新凯来为EDA团队开出行业3倍薪资,并从硅谷挖回27名华人专家。更聪明的是"柔性引进"策略:邀请退休的台积电技术委员担任顾问,通过第三地公司结算报酬。这种灵活机制,突破了过去僵化的引才模式。高校培养体系也在变革,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首创"EDA双导师制",学生半年在校学习,半年在华为海思实战。2025届毕业生人均获得3个offer,起薪达45万元。消息公布后,新凯来母公司股价单日暴涨62%,带动整个半导体板块市值增长3800亿元。更深远的是国际资本转向:贝莱德基金宣布设立20亿美元中国半导体专项基金,新加坡淡马锡增持中微公司至5%股权。但风险资本更关注后续。红杉中国合伙人指出,EDA工具需要五年迭代才能成熟,期间每年需投入30亿研发费用。这种长期投入决心,将决定突破能否转化为持续优势。新思科技CEO陈志宽紧急调整中国区策略,将软件租赁费降低40%。更狠的是知识产权战:凯登斯在美国起诉新凯来专利侵权,指控其底层算法抄袭。这种诉讼虽难胜诉,但可拖延中国产品国际化进程。联盟战术也在展开。应用材料公司与三星电子签署排他性协议,约定五年内不采购中国刻蚀设备。这种供应链捆绑,是更隐蔽的封锁手段。火箭军研究院测试表明,进口EDA工具存在未公开的后门,可在特定条件下触发芯片功能降级。而自主EDA从源码级确保安全,已用于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制导芯片设计。这种安全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光刻胶仍是最大短板。日本JSR垄断全球70%的ArF光刻胶,而徐州博康的产品良率仅65%。更棘手的是测量设备:科天半导体检测仪精度比凯技差3个数量级,这可能导致芯片量产后性能波动。人才结构也不均衡。中国EDA工程师仅8000人,不足新思科技的半数。且高端人才集中在数字前端设计,模拟和验证环节力量薄弱。新凯来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先向东南亚和东欧提供28纳米EDA授权,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这种低价策略已见效:波兰芯片设计公司Allegro签订千万美元订单。中国EDA突破采用"开源+闭源"双轨制。基础算法层开放源代码吸引开发者,应用层闭源保障商业收益。这种模式参考了谷歌Android的成功经验,但针对半导体行业特点做了优化。更革命性的是云化部署,凌霄EDA支持云端协同设计,可使小型设计公司免去千万级的IT投入。这种降本增效,可能重塑行业生态格局。美国商务部可能修改《出口管理条例》,将EDA云服务纳入管制。这意味着中国公司无法使用国际主流设计平台。但此举也将伤害美国企业,新思科技38%收入来自中国市场。欧盟则趁势推进"欧洲芯片法案",计划投资120亿欧元发展自主EDA。全球科技格局可能从"一元主导"走向"三足鼎立"。2026年将完成5纳米EDA开发,2027年实现AI自动设计工具突破,2028年计划推出系统级设计平台。这个路线图若实现,中国将首次在EDA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最关键的指标是生态,需要培育出50家以上采用国产EDA的成功设计公司,形成良性循环。目前这个数字仅为7家,任重道远。当凯世通工程师在发布会现场演示自动布局布线功能时,台下许多老半导体人热泪盈眶。从1995年"909工程"被国外技术封锁,到今日全链路突破,这条路走了整整三十年。EDA突破不仅是技术胜利,更是一种宣言:没有任何封锁能阻挡中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决心。接下来的产业化征程或许更艰难,但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友友们,你们觉得这两款EDA软件能帮中国芯片行业再提速吗?来聊聊你的看法!信息来源: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国产EDA设计软件;商汤科技与寒武纪达成战略合作|数智早参每日经济新闻2025-10-1607:00
成飞六代机最惊艳进步可能是雷达,5000多T/R组件要超越小预警机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架六代机的核心感知能力,将不再仅仅是一架战斗机,而是一架“具有空战能力的电子战飞机和信息融合中心”,其雷达性能甚至有潜力,超越现役的一些小型预警机。T/R组件数量是衡量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最...
全球唯二的两款固定翼舰载机,空警600和E-2预警机的机头就有明显不同。空警60
全球唯二的两款固定翼舰载机,空警600和E-2预警机的机头就有明显不同。空警600的大鼻子可以装下一部大尺寸雷达,估计直径远超过一米。当然现在还不清楚到底是一部气象雷达还是辅助探索雷达,但是对比E-2的小鼻子直接就是碾压。...
3000公里外的猎杀,长剑1000打预警机到底有没有可能?答案揭晓
这一特点把传统导弹作战时那种分工的界限给打破了,大家都在热烈讨论:长剑-1000是不是真能在5000公里这么远的地方把预警机给打下来呢?传统上,巡航导弹如美军的“战斧”或中国的长剑-10,主要依靠惯性导航、卫星制导和地形...
空警-3000正在加速试飞。现在的预警机明星是空警-600。因为福建舰刚刚弹射
现在的预警机明星是空警-600。因为福建舰刚刚弹射成功包括空警-600在内的三款舰载机。空警-600好像已经成为中国最先进的预警机了。其实不然,空警-3000才是最先进的预警机,不是中国最先进,而是全世界最先进。空警-3000以运-...
预警机怕了,导弹能打天,谁还敢飞?
这导弹最厉害的地方是能找上预警机,预警机在天上飞,管着整个空军的行动,像大脑一样,以前想打它,得靠隐身战机悄悄靠近,再用空空导弹偷袭,成功率不高,风险也大,长剑-1000不一样,要是真有五六倍音速,射程五千到六千...
让大家猜猜看,这是谁的预警机?这个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俄罗斯的,是朝鲜自主研发的
让大家猜猜看,这是谁的预警机?这个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俄罗斯的,是朝鲜自主研发的超大型预警机,比中国的空警2000还足足大了一号,都快赶上安东诺夫超大型运输机的尺寸了,相比于美韩来说,朝鲜空军是绝对处于劣势,可是,...
歼-10CE单挑击落阵风实战细节曝光!巴铁靠瑞典预警机打通中美战机数据链
2025年5月7日的印巴空战出现颠覆性反转—最新曝光的战术细节显示,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在瑞典“爱立眼”预警机支持下,以单机雷达锁定制导方式击落印度阵风战斗机。这场四代半战机的对决,因体系化作战能力的代差演变成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