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弹道导弹
伊朗官媒称射程1万公里,洲际弹道导弹已准备服役,提高了对美西方的威慑
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11月7日,在X(原推特)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伊朗最新的射程1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几乎已准备好服役。其打击能力理论上这一距离,将包括欧洲和北美大陆包括美国在内的地区。从此前发布的导弹发射井、...
美军试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在特朗普宣布重启核试验消息6天后,11月5日,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试射一枚未携带弹头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美方公告称,本次试射旨在评估“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的可靠性、作战准备...
乌克兰:俄军使用弹道导弹袭击基辅,一药企仓库被完全摧毁,损失超1亿美元
当地时间26日从乌克兰方面获悉,25日,俄军使用弹道导弹对乌首都基辅发动袭击,导致一制药企业的仓库和办公楼被摧毁。据悉,该制药企业占地29000平方米的仓储设施被完全摧毁,初步估算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俄方对此暂无回应。
俄罗斯发射“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总统网站22日发布消息说,俄罗斯举行了陆、海、空战略核力量联合演习,演习期间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和空射巡航导弹。据悉,演习期间,一枚“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从普列谢茨克国家试验航天发射场向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库拉...
“朝鲜发射短程弹道导弹”外交部回应
有记者问,今天上午朝鲜发射多枚短程弹道导弹,朝鲜发射弹道导弹是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决议所禁止的活动,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表示,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对有关发射活动我们没有新的评论。...
朝鲜的大杀器来了 平壤阅兵式惊现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在这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活动中,朝鲜首次公开展示了新型"火星炮-20"型洲际弹道导弹,这一战略武器的亮相立即引发全球军事观察家的高度关注。据现场画面显示,"火星炮-20"采用11轴22轮运输起竖发射车(TEL)运载,其庞大的...
韩联社:朝鲜新型洲际弹道导弹亮相阅兵式
据韩联社10月11日报道,朝鲜10日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建党80周年阅兵仪式,能够直接对美国本土实施打击的战略性武器—新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亮相。图为朝鲜最新亮相,采用11轴发射车搭载的洲际弹道导弹。朝中社11日报道了前...
美为何不跟中国打?德国军事专家的一番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直言,如今中国的军事力
美为何不跟中国打?德国军事专家的一番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直言,如今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让美国感到束手无策。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过去几十年,美国在亚太地区凭借航母战斗群、海外军事基地和高精尖技术,构建起近乎“说一不二”的军事霸权,面对中小国家时,动辄以军事威慑施压,甚至直接发动局部战争。如今,中国在海军、导弹、核力量等领域的快速突破,正一步步瓦解这种传统优势,让美国的军事冒险从“可行选项”变成“风险远大于收益”的困局。回溯十年前,美国航母在南海、东海海域的“自由航行”几乎毫无顾忌,那时中国海军仅有一艘训练型航母,远洋作战能力有限,面对美国的军事威慑,更多只能通过外交抗议和经济合作争取战略空间。现在局势已然反转:中国不仅拥有多艘具备实战能力的航母,配套的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形成完整战斗群,能在远海执行常态化任务。更重要的是,反舰导弹、舰载防空系统等装备的升级,让美国航母再想靠近中国周边海域“秀肌肉”时,必须时刻警惕被锁定的风险。一旦冲突爆发,美国即便能取得战术优势,也可能付出航母受损、人员伤亡的惨重代价,这种“高损失成本”彻底打破了过去的“霸权自信”。导弹力量的跨越式发展,更是中国构建非对称威慑的关键。中国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早已摆脱“射程短、精度低”的旧印象。如今不仅能覆盖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还具备打击移动目标(如航母)的能力。尤其是反舰弹道导弹的列装,直接针对美国航母的“软肋”。过去美国依赖航母实现“远程投送、快速打击”,现在却要面对“航母成为活靶”的风险。这种威慑让美国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将部分军事力量后撤,试图通过“远程打击+盟友协助”降低风险,但这恰恰说明其传统作战模式已不再适用。核力量的平衡,则为中美冲突划定了“不可逾越的底线”。美国虽保有全球最多的核武器,但中国稳步提升的核二次打击能力,彻底改变了“单方面核威慑”的局面。从陆基洲际导弹的机动部署,到潜射核导弹的隐蔽反击,再到核指挥体系的抗干扰升级,中国已具备“即便遭遇首轮核打击,仍能发起有效反击”的能力。这意味着美国若想通过核威慑逼迫中国让步,甚至冒险将冲突升级至核层面,最终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这种“同归于尽”的风险,让任何理性决策者都不敢轻易触碰。也正因如此,美国近年对华策略逐渐从“军事施压”转向“软对抗”:通过贸易制裁限制中国经济,通过技术封锁打压中国科技产业,通过拉拢盟友构建“围堵网络”,试图用非军事手段遏制中国发展。毕竟,与中国开战不仅意味着军事上的高损失,还将引发全球供应链断裂、经济衰退等连锁反应,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军事冲突对美国自身的伤害同样巨大。德国专家的分析其实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国际舞台上,力量平衡始终是和平的基础。中国军力的成长,不是为了主动挑起冲突,而是为了构建“不被欺负”的安全屏障,让美国明白“动武不划算”。如今,美国在亚太的军事优势已不再绝对,面对中国构建的多维度威慑,军事冒险只会得不偿失。这既是美国不愿对华动武的核心原因,也是中国维护自身安全、推动地区和平稳定的底气所在。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信息来源:上观新闻——德国将被推上军事强国的道路?
伊朗称测试洲际弹道导弹:将加剧中东紧张局势,改变地区的军事平衡
9月20日,伊朗议员莫赫森·赞加内,在国家广播公司(IRIB)上宣布,伊朗成功进行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安全测试”,称其为该国最先进的系统之一,此前从未进行过测试。同时莫赫森·赞加内在IRIB播出的节目中特别强调,即使在对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