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正成为巨头新战场,中国公司首次季度领跑。
全球智能手表市场悄然变天。最近,来自多家国际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智能手表出货量首次超越苹果,登顶全球第一。
这也是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在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后的首次回暖。
与此同时,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也指出,华为在全球腕上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样位居榜首。 一个接一个的数据证实,华为在腕戴设备领域确实已经领跑全球。

全球腕戴设备市场正在经历一轮强劲增长。IDC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4922万台,同比增长12.3%。
中国市场无疑是这波增长的主要引擎。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2080万台,同比增长33.8%,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从品牌竞争来看,华为以990万台的出货量领跑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市场份额达20.2%。 小米则以950万台的出货量紧随其后,同比增长高达61%。
在更具价值的智能手表细分市场,华为的表现更加亮眼。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华为智能手表在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52%,这是它能够超越苹果的关键。
成功背后:多元化战略的胜利华为在智能手表领域的快速成长,并非依靠单一爆款,而是多元化产品组合的成功。
从入门级的百元设备到中高端产品,华为智能手表覆盖了多个价格区间,满足了不同消费能力用户的需求。
超过四分之三的华为智能手表销量来自中国本土市场,其定价主要集中在100至400美元区间,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与此同时,华为智能手表与华为手机的生态协同效应也不容忽视。随着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回升,智能手表与其鸿蒙生态的联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黏性。
华为终端BG CEO何刚透露,华为穿戴设备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亿台,其中仅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GT系列全球累计出货量就超过5400万台。

智能手表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计步器或健身追踪器,它正逐渐成为集健康监测、通讯、支付、导航和应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终端。
在华为最新推出的WATCH GT 6系列上,技术创新可见一斑。该系列首次采用高硅叠片异形电池,电池容量较前代激增65%,Pro版本续航长达21天,有效缓解了用户的电量焦虑。
健康管理方面,华为手表搭载的玄玑感知系统已能监测12种情绪状态,并新增房颤负荷统计功能,实现了从“被动记录”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跨越。
最引人注目的突破来自通信技术。在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华为展示了首款支持北斗卫星语音消息的智能手表“华为WATCH Ultimate 2”。
这意味着用户即使在没有蜂窝网络信号的户外环境,也能通过手表发送10秒语音消息传递关键信息。
中国动力:全球市场的增长引擎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是推动华为登顶的关键因素,也是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复苏的重要动力。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成人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达958万台,同比增长64%。 千元以下和2000元以上两个价位段的出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66.1%和110.2%。
这种增长不仅源于产品本身的吸引力,也得益于“国补”和618等促销活动的推动。 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在中国市场得到充分释放,形成了良性循环。
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他们不再视智能手表为奢侈品,而是逐渐将其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为整个行业提供了肥沃的生长土壤。

智能手表行业的竞争正从硬件参数转向用户体验和生态整合。华为通过“硬件+生态”的整合策略,在智能穿戴领域构建了自己的技术壁垒。
随着HarmonyOS系统在多设备间的无缝协同,智能手表正逐渐向“全场景智慧生活伴侣”演进。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智能穿戴设备将进一步向医疗级监测、无感化交互方向发展。 华为与301医院等医疗机构在心脏健康研究方面的合作,已经展示了这一趋势。
北斗卫星语音消息技术在智能手表上的应用,则拓展了通信的边界,为户外探险、紧急救援等场景提供了通信保障。 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价值,更在关键时刻能成为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华为WATCH GT 6系列上,我们能看到一种趋势:智能手表已从奢侈品变成日常用品,再从日常用品逐渐演变为每个人的健康管家。
它知道你一天走了多少路,睡了几个小时,心跳是否正常,甚至能感知你的情绪变化。
手腕上的这个小玩意,正在向‘随身健康管家’角色靠近。
资料来源:
Counterpoint Research《2025年Q2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追踪》报告
IDC《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市场数据》
华为官方公布数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