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环、耳钉,是很多人展示个性、时尚的一种方式。但“毒耳环”,你听说过吗?其中,镉超标9000倍的“毒耳环”,大概刷新了你的认知。这是怎么回事?
先看新闻故事,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接诊了几位患者,因长时间佩戴合金饰品引发了皮肤红肿、瘙痒、脱皮等过敏炎症反应,被确诊为“首饰性皮炎”。即首饰重金属成分超标引发的炎症。
而比“首饰性皮炎”更让人吃惊的是,来自广州一家饰品批发市场的一副耳钉样品,经过检测发现,一级致癌物镉元素含量竟然超标9000多倍。如果戴这种耳环,等于是给身体“种毒”“种癌”。
另外,检测还发现,这副耳钉表面主要成分元素跟“银”没有丝毫关系,即假银耳环。
这意味着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遭遇侵害,生命健康权也遭遇威胁。
而且,这种饰品堪称暴利,还以耳钉为例,据说批发价格可以低至一元钱,但零售价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
此次检测发现,在21件样品中,多达17件饰品的金银镀层厚度根本未能达到标准要求。
也就是说,这些劣质产品都以“天价”销售。
那么,消费者都是傻瓜吗?
消费者之所以购买,一是被这种饰品的高颜值所迷惑;二是不了解产品真相特别是重金属超标情况。因为消费者没有检测能力。
所以,要想不上当、不中毒,消费者需要补课。
媒体揭露真相就是一种“课本”。
从口碑好的正规渠道购买,也能避免买到“毒耳环”。
如何鉴别饰品好坏,大家不妨在本视频评论区讨论。
我的建议是,消费者购买耳环等合金饰品时,一定要保留相关证据,一旦身体不舒服,确认与首饰有关,可依法向商家进行维权。
如果消费者遭遇侵权,可私信我。
如果企业经营困难,也可私信我。
我是长期专注于消费领域的博主,可针对消费问题提供各种解决方案。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我们共同守护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