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原来教科书都骗了我们,他用自己私房钱50万两白银,只为支持抗日

公元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以“假道伐明”为野心,挥师二十万入侵朝鲜。短短两月,朝鲜三都沦陷、八道瓦解,国王李昖逃至

公元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以“假道伐明”为野心,挥师二十万入侵朝鲜。短短两月,朝鲜三都沦陷、八道瓦解,国王李昖逃至中朝边境泣血求援。彼时的明朝,正处万历中后期,朝堂党争暗涌,民间赋税渐重,可面对“倭寇窥伺中原”的危机,万历皇帝朱翊钧终究拍板:“救朝鲜,即保大明!”一场历时七年、耗银超两千万两的抗倭之战,就此在东亚大陆拉开帷幕。

这场战争的军费,是压在大明财政上的千斤重担。据《明实录·神宗实录》记载,战争初期,明朝便从中央太仓银中调拨近300万两,可仅支撑半年便告罄。为解燃眉之急,万历下令开征“辽饷”——每亩田赋加征九厘银,这笔专项赋税每年可为抗倭筹得近200万两,却也让百姓肩上的担子重了几分。即便如此,军费仍时常告急:1594年明军退守朝鲜南部时,前线士兵竟因断饷数月,只能靠挖野菜充饥。万历无奈之下,又下令暂缓宫廷织造、停建部分宫殿,将节省的50万两内廷用银补入军饷。

白银的消耗,换来了前线一场场硬战的胜利。1593年平壤之战,明军四万将士携百门火炮出征,仅火药一项便耗银三万两。战斗中,戚家军士兵顶着日军火枪的密集射击,用喷筒焚烧城楼;辽东铁骑则绕至平壤北门,趁日军不备发起冲锋。此役明军歼敌万余人,收复平壤,可也付出了数千士兵伤亡的代价,后续抚恤阵亡将士、医治伤员,又耗银二十余万两。

到了1598年露梁海战,军费消耗更是达到顶峰。明朝水师提督陈璘率领数百艘战船出征,每艘战船配备的弗朗机炮、虎蹲炮,光是弹药补给就耗银五万两;为保障水师粮草,朝廷从山东、江苏调运粮船百余艘,运输费用折合白银十万两。战斗当日,明军战船与朝鲜水师联手,将日军舰队围堵在露梁海域。火炮轰鸣中,日军战船燃起熊熊大火,明军士兵跳上敌舰展开白刃战。最终,这场海战歼灭日军万余人,可明军将领邓子龙、朝鲜名将李舜臣壮烈牺牲,为表彰英烈、安抚家属,万历又下旨拨付三十万两白银作为抚恤金。

七年抗倭,明朝前后投入的白银超2000万两,相当于当时大明三年的国库总收入。这笔巨款,让本就拮据的明朝财政雪上加霜,却也换来了东亚数十年的和平,日军被彻底赶出朝鲜,大明东部边疆得以稳固,朝鲜更是将这场战争视为“再造之国”的恩情。

如今回望这场四百年前的战争,那些流淌的白银背后,是万历皇帝“保家卫国”的决心,是李如松、陈璘等将领的浴血担当,更是无数士兵“马革裹尸还”的壮烈。千万白银会随着历史消散,可那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家国精神,却永远镌刻在民族记忆里,成为后世面对危难时,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