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26考研报名人数预计跌破350万!

凡事一研究,就总会出乎意料。近日,中国数据开放据国家统计发布的2026年考研数据研究分析发现,2026年考研报名人数正式

凡事一研究,就总会出乎意料。

近日,中国数据开放据国家统计发布的2026年考研数据研究分析发现,2026年考研报名人数正式跌破350万,较2023年峰值减少超120万,降幅高达26%。与此同时,国考报名人数却突破371万,创下历史新高。考研热的降温与考公热的升温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年轻人的选择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来源于:中国数据开放统计

01、考研真的降温了吗?

数字背后藏着出人意料的事实。

虽然报名总数下降,但2026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仍在扩大,预计录取约110万人,整体报录比降至3.2:1。

表面上看,上岸机会增加了,但真相却复杂得多。一位考研辅导机构负责人透露:“减少的多是跟风考研的人群,而往届生比例已经高达48.44%,这些都是有备而来的‘有效考生’,竞争反而更激烈了。”

同时,备考成本也在攀升。近年来,各大高校的专硕学费水涨船高,一些名校的金融专硕,读两年学费就得二三十万,另一些学校虽然学费未涨,但开始不提供住宿,这对于考生而言,也是一种‘变相涨价’。

而研究生与本科生毕业起薪差距的缩小,也让更多人开始质疑读研的投资回报率。

02、考研还是考公?

考研热度下降的同时,2025年考公人数却在大幅上涨。

国考报名人数却在五年间增幅超136%,平均竞争比高达98:1。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反映了年轻人职业选择的理性回归。

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考研三年,毕业后不一定找到好工作;考公上岸,直接端上铁饭碗。这笔账谁都会算”经济压力也成为重要考量因素。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超50%考生因“缺乏职业规划或学术热情” 在备考后期放弃,反映出盲目考研的时代正在落幕。

备考生邓悦的想法代表了许多人:“考研像一场‘慢性中毒’,也许只有考上了才是解药。”去年“一战”失败后,她一度想过“换个赛道”,但频频受挫后,考研的念头再次浮现。

任何时代,书都是要读的,学历不能完全改变命运,但知识和智慧展现出的能力绝对可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