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印刷工出身,被冯远征赏识入行,59岁演《沉默的荣耀》火了

都说成名要趁早,可娱乐圈里偏偏有位男明星,就是大器晚成,说的就是张晞临。没做明星之前,他在厂子里做印刷工。多亏了冯远征赏

都说成名要趁早,可娱乐圈里偏偏有位男明星,就是大器晚成,说的就是张晞临。

没做明星之前,他在厂子里做印刷工。

多亏了冯远征赏识他,他才算正式踏入演艺圈。

如今快60岁了,终于搭档于和伟迎来了爆火。

要说张晞临现在有多幸福,那真是事业爱情双丰收,家庭美满得让人羡慕。

40岁之后才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对方比他小十岁的演员朱敏,他俩的缘分也挺有意思。

早期拍戏时就认识,朱敏对这个豪爽大方的男人印象不错,直到后来朋友聚会重逢,两个人的感情就藏不住了。

虽然年龄有差距,但他那份真诚和对表演的执着,还有细心体贴最终还是感动了女神。

求婚那会儿,他还特意跟女方说,以前不敢求婚,是觉得自己事业没个定型,怕给不了她幸福生活,这话说得多爷们儿多实在。

2011年两人在北京风光大婚,他总算有了归宿,结婚后他工作起来更是铆足了劲儿。

片酬也好知名度也好,都噌噌往上涨,更让人替他高兴的,48岁那年他终于有了儿子,51岁家里又添了一个孩子,家庭氛围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他甚至还在节目中晒过自己的家庭地位,他说老婆是太上皇,两条狗狗排在后面,

接着是大儿子,小儿子,最后才轮到他自己,甚至在家只能睡书房。

这话玩笑归玩笑,但谁都能听出来,他觉得自己特别幸福,

有句老话说,男人有了孩子才会真正长大,他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曾坦言现在去工作感觉浑身都是劲儿,因为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在打拼,

瞧瞧这责任感,这满满的父爱,真的就是模范丈夫和好爸爸的代表。

而如今他的事业更是稳扎稳打,在播出的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里,他出演了大名鼎鼎的毛人凤,他演的毛人凤不是那种只会咆哮的套路反派。

虽然安静反思那种不动声色,却能让人背脊发凉,真的是太厉害了。

在和于和伟的对手戏里,他一边笑着给对方倒茶,一边眼神里全是杀机,没一句废话,但观众看得后颈都冒冷汗了。

这才是高级的演技,通过眼神和气场就能稳住全场,这次《沉默的荣耀》真是让他火了,相信这部剧之后,大家一定会记住张晞临这个名字。

但是别看他现在一切都很美满,其实早些年他也吃了不少苦,

他是地道的北京孩子,早年间是北京外文印刷厂的一名胶印工人。

他自己后来回忆说,在印刷厂那些年,心里总有个声音告诉他,自己不可能永远待在印刷厂里。

后来有一次他在文化馆的表演班里,恰好遇到了正在备考的冯远征,

对方这双火眼金睛一看,就觉得这小伙子有灵气,天生是吃演员这碗饭的料。

于是立马拉着他,让他一定去考艺术,有了冯远征这番话,他心里的艺术之火越烧越旺。

通过冯远征,他还结识了吴刚,丁志诚这些人艺的兄弟,这些人都是实力派。

他们不仅给他集训朗诵表演,平时晚上还一起喝酒聊天,给他精神上的鼓励,有了这帮兄弟的加持,他决定一定要努力一把。

第一次考艺术院校,他因为文化课差了两分落榜,第二次更惨,临考前紧张焦虑到肝炎发作,直接进了医院。

连续两年吃闭门羹,加上当时他已经21岁了,在艺考界已经是超龄选手了,但冯远征鼓励他再坚持一年,不行再另谋高就。

他打算再搏一次,可这次印刷厂不乐意了,不让请假考试,他一咬牙就决定辞职。

他就是这么个性格很犟的人,认准了一件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为了符合当年考试的年龄限制,他把自己的出生年份生生改小了一岁。

到三试的时候,老师直接点破他可能超龄,让他坦白从宽,

他诚实地承认了,可因为在候考时救助了一位脚趾骨折的女生,打动了考官。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妙,真诚地付出,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是1989年,23岁的他终于成了上戏表演系的学生。

好不容易考上了上戏,他自然会拼命学习,很快就成了班里的优等生,

毕业的时候,中央实验话剧院都向他招手了。

但他硬是拒绝了,他心里觉得还是得演戏,可梦想归梦想,现实还是很骨感的。

20世纪90年代的演艺圈,哪有现在那么多机会,

没有背景,没有人脉,27岁的他,一毕业就面临无戏可拍的窘境。

那段日子他穷得叮当响,基本上每天吃的都是开水泡面,

但他为人豪爽讲义气,朋友来了,兜里就算没钱也要带着下馆子,一条街的商家都给他挂过账。

大家之所以都乐意赊给他,因为他每次赚到点外快都会立马把账还上,

这仗义的性格,也是他在演艺圈人缘好的底子,为他日后埋下了不少善缘。

为了能吃上口饭,他尝试了不少非演员的工作,比如说演小品,当节目编导,在剧组打杂跑腿。

反正只要能和剧组沾上边,他都乐意做,

直到1996年在赵宝乐的引荐下,导演英达找他做情景喜剧《起步停车》的副导演。

他一口答应,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给他一个角色,演什么都行,

就这样,30岁的他演了一个只有几分钟戏份的民警,终于在荧幕上正式露了脸。

这个副导演的身份,让他吃透了剧组的运作流程,更深入地理解了剧本和表演,

几年下来,他在北京的副导演圈里也算是小有名气,赚了不少的钱。

但他始终没忘自己的演员初心,甚至开始跟剧组谈条件,让他当副导演可以,

但必须给他一个贯穿全剧的角色。

1998年他凭借电视剧《一年又一年》里的亮子一角被观众熟知,终于正式回归演员本行。

他尤其擅长塑造那些处在灰色地带的复杂人物,

比如《黎明之前》里八面玲珑的情报处长齐佩林,城府极深却又内心挣扎。

还有《人民的名义》里的那个商人蔡成功,狡猾世故却也有小人物的悲凉。

所以大家看无论是哪个行业,只要有梦想有坚持,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只要守住那份初心,哪怕起步晚一点,也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

多亏了冯远征当年的一句话,也算间接成就了今天这位剧抛脸戏骨。

所以别再羡慕什么少年得志了,像他这样越老越香的人生,反而魅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