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结束,可能意味着东亚战争的开始。
懂王的“和平计划”、高市的台海挑衅,两个事件看似孤立,实则背后有一条暗线、一个针对中国、精心策划的“阳谋”。

总结起来,就是“拉俄制华、驱赶产业”八个字,这属于经典的“离岸平衡”战略应用,完全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口号,也符合其一贯的政治交易行为模式。
乌克兰经验说明:制造一个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胁,逼迫区域大国出手,在引爆冲突的同时,能够驱赶国际资本、破坏当地产业。
在乌克兰,这个“受害者”是俄罗斯。但在东亚,“祭品”则是日本、韩国以及整个东亚制造业核心圈。
逻辑很简单:打烂乌克兰,只能让欧洲资本恐慌;而打烂东亚,会让全球资本胆寒。
东亚聚集着全球最顶尖的芯片、汽车、电子产业链,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一旦战火燃起,天量资本和高端产业将只有一个去处,就是远在大洋彼岸、看似安全的美国。
同时,美国还可以利用其国际影响和舆论霸权,对我们的优势产业搞制裁和打压。
所以在相关事件发生前,特朗普就力推制造业回归,还迫使日本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迫使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涵盖了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造船等21个战略领域。
实际上,从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到拜登政府,再到特朗普二次上台,尽管手段各异,但推动制造业回流、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执念并未改变。其最新政策甚至颠覆了此前扶持盟友的“友岸”策略,转向无差别地要求制造业直接回流美国本土。
这不是懂王和拜登异想天开、让美国制造业垂死挣扎,而是美国精英在暗流下战略博弈,防止霸权更迭。
这个计划是如何执行的呢?其实套路清晰得很可怕:
第一步是怂恿“马前卒”挑衅,而高市早苗,就是那个完美的棋子!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高市与小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小泽在当总统前是个演员,对国际政治一无所知,在对俄问题上几乎是任人摆布;
而高市虽然从政数十年,却缺乏外交经验,其主要经历集中在内政领域。加上她身处极右翼,需要通过极端言行博取关注和历史定位,所以必然会配合美国冲撞我方底线,甚至主动点燃导火索。
如果我们不为言语所动,美国人的第二步就是激化矛盾,逼我们下场!
比如,先动用外交手段,修改《北大西洋公约》第十条,为日本正式加入北约扫除障碍,再利用舆论引导、宣传北约要在亚太地区驻军,一如当年“北约东扩”对俄罗斯做的那样;
也可能进一步触碰我们的核心利益红线,比如与赖皮狗进一步勾结,甚至向其出口武器。
要知道,日本刚刚向美国交付了爱国者防空导弹,已经完成了军事松绑,下一步必然还有其它动作。
第三步,是在关键时刻卖队友,这也是算计中最冷酷的一步!
关注时事的朋友会发现,在高市挑衅之后,美方有两个小动作。
11月17日,美国驻日本大使乔治·格拉斯在X上放话说:“美国坚定不移地保卫日本,包括钓鱼岛!”
11月18日,驻韩美军司令泽维尔·布伦森公开发文,讲解了韩、日、菲“战略三角”的重要性,针对的是谁不言而喻。

有趣的是,美国国务院和白宫却静悄悄的,仿佛想置身事外。
这不是格拉斯和布伦森自做主张,而是在与华府唱双簧,他们两个推动地区冲突、让日本进一步冒险,而华府在观望形势,准备出下一张牌。
一旦真的发生大规模冲突,美国很可能不会全力参战,而是游离于战场边缘协调指挥,玩“武器前进、人员后退”的把戏,然后在关键时刻抛弃日本,任由其陷入战火。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韩国是否愿意,都会卷入事态,陷入冲突。
对美国来说,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既可以让战争最大化,驱赶资本,又能把挑起战争的责任、还有战后的烂摊子甩给我们,自己则带着收割的巨额财富和产业,退回美洲大陆。
事实上,美国甚至不需要参战,只需要确保东亚被打个稀巴烂,而自己是被波及资本和产业的最佳接收方,就能坐收渔利,还能趁机向我们要价。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放弃日韩等盟友, 其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全球联盟体系将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失去全球领导地位,这么做是否得不偿失?
问题在于,美国近年来国力下降,与我们对抗时屡屡显出颓势,战略收缩已成为必然。
既然东亚主导权迟早易主,与其等到将来被迫黯然退场,还不如主动出击,把守不住的“东亚霸权”,卖个最好的价钱。

而这个价钱,就是驱动全球资本和关键制造业回流美国,为其陷入困境的国内经济“续命”,强行延长其全球霸权十几年。 在他们看来,用几个东亚盟友,换来美国的“重生”,这买卖,值了!
然而,这个看似完美的“必杀之局”,我们早已看穿。应对之道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我们会保持对日军事威慑,却不会死磕军事,而是打出“组合拳”,无限升高日本冒险的成本。
经济上,我们可以对日本进行“不对称打击”,包括稀土禁运、旅游禁令、市场制裁,让日本企业在开战前就感到切肤之痛;
舆论与法律上,我们已经在国际社会强力揭露日本的历史问题,将其军事化行动定性为“侵略”,占据了道义和法律的制高点;
军事上,我们进行了极限威慑演习,并明确告知日本民众,冒险的终点是“日本全国陷入战火”。
但客观的说,我们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时间,以我们的发展势头,东亚的经济和实力对比将越发向中国倾斜。美国等不起,也耗不起。
所以我们既要做好“一战定乾坤”的终极准备,也要保持战略定力,用强大的实力和清醒的头脑,赢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