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烟盒大小的神秘黑盒,轻轻一晃,数千元智能门锁应声而开!
近期,一段“小黑盒秒开智能门锁”的视频引发全民关注。这种被称为“小黑盒”的工具,实为特斯拉线圈,能瞬间产生高于自然磁场1000倍的强电磁脉冲。当它靠近门锁时,电磁场会干扰内部电路,导致芯片死机重启,并在重启瞬间默认执行开锁指令。
国家质检中心的抽检结果令人心惊:40款智能门锁样品中,15%的产品被小黑盒轻松攻破。这暴露出部分厂商为节约成本,省去了关键防护设计的事实。
防御小黑盒并不复杂,三大技术方案即可有效应对:
稳压模块设计:在电路系统中加入稳压硬件,抵御高压电流冲击
智能程序处理:设置门锁在异常重启后自动进入锁死状态而非开锁状态
电磁屏蔽罩:在芯片外部加装金属屏蔽罩,利用法拉第笼原理隔绝电磁干扰
🔒 隐私泄露:看不见的居家黑洞
当小黑盒的威胁尚可防范,隐私泄露的风险却如影随形:
人脸识别成重灾区:采用2D图像比对的智能锁,防伪能力薄弱。实验显示,用一张打印照片即可骗过系统,抽检产品的不符合率竟达100%!
远程开锁藏隐患:通过APP远程控制的门锁中,80%存在信息安全漏洞。黑客可截取用户与服务器间的通信数据,仿冒开锁指令。
感应卡遭克隆:94%的感应卡门锁可被NFC手机近距离读取数据,攻击者能轻松复制开锁卡片。
🛡 新国标筑起安全防线
2025年4月1日实施的《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为消费者带来多重保障:
生物识别防伪:要求指纹识别具备防复制、防照片、防假体及防AI伪造能力
数据加密存储:口令在本地存储时禁止明文保存,且需设置尝试次数阈值
通信安全强化:确保远程控制时的数据传输安全,防止非授权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