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词汇 = 核心关注点:客户反复说 “交期”“认证”“价格”“质量” 等关键词,比如 “能不能提前发货”“有没有 CE 认证”,该词汇就是其重点关注项。
追问深度 = 重视程度:对某一话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如 “质量检测标准是什么”“不良率多少”“售后怎么处理”),说明这是其核心顾虑点。
对比提问 = 决策关键:客户问 “你们和 XX 供应商比,交期快多少”“价格能不能再低 5%”,对比的维度就是其选择供应商的核心依据。
2. 从行为倾向里找线索:看客户主动做的动作索要资料偏好:主动要 “质检报告”“认证证书”,说明关注合规与质量;频繁要 “报价单”“折扣政策”,说明聚焦价格与成本。
沟通聚焦方向:只围绕 “生产周期”“物流方案” 聊,对其他话题(如品牌案例)不感兴趣,说明核心关注交付效率。
配合程度差异:你提 “付样品费看质量” 时快速配合,提 “锁定价格” 时犹豫,说明其更关注品质,对价格敏感度较低。
3. 用试探性动作验证:主动抛出选项看反馈提供多维度方案:给出 “低价但交期长”“高价但加急” 两套方案,看客户优先选择哪套,判断其是关注价格还是交期。
针对性补充资料:主动发 “新品手册” 和 “合规文件”,看客户更关注哪份资料的细节,验证其关注点。
直接提问确认:用封闭性问题锁定(如 “你更在意交期还是价格?”“认证和包装,哪项是必须满足的?”),快速得到明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