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段“工人用注射器给螃蟹注射液体”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画面中有如像清水一般的不明液体被注入蟹体的场景,引发网友对食品安全的强烈担忧。“为什么要给螃蟹打针?”“打了针的螃蟹还能吃吗?”“注入的东西是否对身体有害?”“是为了增重、治病还是保鲜?”一系列尖锐提问刷屏社交平台,消费者迫切期待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给出明确解释。针对这些焦点问题,官方机构与水产专家通过实验数据和专业分析,给出了权威解答。

疑问一:注射是为了增重?——操作无效且得不偿失
网络传言中,“注液增重”是最受关注的说法,但这一行为在专业层面完全不具备可行性。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罗琳解释,螃蟹肌肉纤维细腻、存水率极低,注入的液体极易渗漏,根本无法留存增重。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做的模拟实验更直观证明:给螃蟹注射10毫升自来水或生理盐水,至少一半会当场溢出,单只增重最多不超过10克,而活蟹与死蟹的售价差距巨大,商家完全无利可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院的实验进一步验证,即便注射量仅5毫升,螃蟹也会在20分钟内全部死亡。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补充,强行注射会破坏螃蟹体内渗透压,导致脏器失水萎缩或吸水膨胀,通常10分钟左右就会死亡,商家不可能做这种“赔本买卖”。成都市场监管部门也明确回应,螃蟹以活物销售为核心,注水增重既无效又会导致螃蟹快速死亡,无任何商业价值。
疑问二:注液是治病、保鲜还是加“兴奋剂”?——无实际作用且违规
针对“注液为治疗螃蟹疾病”“添加化学保鲜剂”或“注射兴奋剂维持鲜活”的猜测,专家逐一辟谣。罗琳研究员指出,水产养殖中若螃蟹患病,会通过水体给药或饲料拌药的方式治疗,给个体逐一打针不仅操作繁琐、人工成本高,还会直接造成蟹体损伤,加速其死亡,完全不符合养殖逻辑。

而所谓“化学保鲜剂注液”“注射兴奋剂”更是违规且无效的行为。一方面,正规保鲜剂需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且多通过浸泡等方式应用,注射会直接破坏蟹体组织;另一方面,任何化学药剂或外来液体的注入都会引发螃蟹强烈排异反应,反而缩短存活时间,与“保鲜”“增活”目的背道而驰。专家特别强调,普通兴奋剂对螃蟹无效,还会破坏养殖水质,导致螃蟹批量死亡,商家绝不会贸然尝试。市场监管部门明确表示。若商家注入非食用级化学物质,已涉嫌违法,一旦查实将依法严惩。
疑问三:蟹身“针眼”从何而来?打了针的螃蟹能吃吗?——自然损伤为主,合规蟹可放心食用
许多消费者反映买到的螃蟹身上有“针眼”大小的小孔,这成为怀疑注液的重要依据,也让大家忧心“这样的螃蟹能不能吃”。对此,专家解释,这些小孔并非注射器留下的痕迹。罗琳研究员介绍,螃蟹生长过程中要蜕十几次壳,新壳未硬化时,容易被同类的蟹腿扎出小孔;同时螃蟹生性好斗,自然生长中与同类争斗、捕捞运输中的挤压碰撞,都可能形成类似“针眼”的伤口。中海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委会主任委员周卓诚补充,梭子蟹等品种外壳较尖,捕捞时相互挤压也会形成圆形小孔,与人工注射的针孔完全不同。

关于“打了针的螃蟹是否能吃”,官方给出明确答案:正规市场上不存在注液活蟹,若遇到疑似注液的螃蟹,只要是鲜活状态、无异味、蟹壳完整,经彻底煮熟后可正常食用;若螃蟹已死亡、肉质松散或有异味,则需直接丢弃,避免食用变质蟹引发肠胃不适。湖南某食药监局曾对13批市场流通螃蟹进行抽检,未发现人工色素和注射针眼,相关检测也未检出有害成分,证实合格螃蟹可放心食用。

疑问四:餐饮店的注液操作是什么?是否对有身体有害?——特殊烹饪手法需透明告知
部分视频中的注液行为,其实与餐饮店的特殊烹饪手法相关。网传视频中注射的橙黄色液体,并非有害物质,而是蛋黄与黄酒的混合物。有说法称这是江浙一带“干蒸蜡蠓”的改良做法,传统工艺是将螃蟹浸泡在黄酒中入味,为提高效率,部分商家会采用注射方式让调料快速渗透。

这种操作是否对身体有害?专家表示,若注射的是黄酒、蛋黄、葱姜汁等可食用调料,且螃蟹新鲜、加工环境卫生,经彻底煮熟后食用不会危害健康,但会改变螃蟹自然风味。不过,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学荣明确表示,这种注射式加工手法并未形成行业规范,且会导致螃蟹迅速丧失活力,不建议推广。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餐饮店若采用此类烹饪方式,需向消费者明确告知,不得隐瞒加工过程,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消费提示:选购鲜活螃蟹有妙招
针对消费者的选购顾虑,专家给出实用建议:优先选择正规市场、超市的鲜活螃蟹,观察蟹壳是否完整有光泽、蟹钳蟹腿是否有力;可背着光查看蟹壳顶端,完全不透光说明肉质肥美;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散卖螃蟹,尤其是已死亡或活力低下的个体。若发现螃蟹身上有“小孔”,可观察其形态,不规则、边缘粗糙的多为自然损伤,无需过度担心。

网络时代的食品安全谣言容易引发恐慌,但“螃蟹注液增重”“注药保鲜”等说法已被多项实验和监管实践推翻。消费者无需过度焦虑,只要通过正规渠道选购、掌握基本鉴别方法、彻底煮熟后食用,就能安心享用螃蟹美味。市场监管部门也表示,将持续加强水产市场抽检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