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曲靖,一场以“国家项目”“万商西进”为幌子的传销骗局正悄然蔓延。
下面三位亲历者,分别经历了骗局识破、认知深陷、道德挣扎的不同境遇,他们的遭遇撕开了当地传销组织的伪装,也暴露了此类骗局的典型套路。
一、蒋先生:网恋迷局中的及时止损
2025年9月,一场看似浪漫的网络邂逅,将蒋先生推向了精心设计的传销陷阱。
(一)温情诱导下的实地入局
蒋先生通过网络交友平台结识一名女性网友,对方凭借持续的情感输出建立信任后,不断抛出“曲靖有政策扶持的高回报投资项目”“外地人专属福利”等诱饵。
9月10日晚,怀揣投资期待的蒋先生抵达昆明长水机场,随后被接往曲靖,正式踏入传销组织的包围圈。9月11日至12日中午,传销人员以“讲解投资业务”为名,对其展开密集的洗脑攻势。
(二)层层包装的虚假诱惑
为骗取信任,传销组织编织了一套完整的谎言体系:
政策造假:谎称曲靖对外国人实行“交通特权”,宣称外地人开车可不受交通法规约束,并将高速出口的宣传牌、城区统一修缮的房屋曲解为“政策支持”的实证;
暴利画饼:借“万商西进”的名义虚构投资项目,鼓吹“3800元投入回报380万元”“33500元(十份投资)盈利1240万元”的天方夜谭,还编造“需向国家缴纳10%税费”的虚假说辞掩盖骗局本质;
规则设套:要求参与者以现金形式缴纳3800元至33500元的“入门费”,声称晋升后可获得“高管”资格,还强制要求“购买国产汽车支持国货”,以此强化组织归属感。
(三)全方位的洗脑操控
传销组织深谙心理操控之道:伪造上层领导人讲话截图,混编白皮书、虚假政策文件等材料,打造“官方背书”的假象;带蒋先生参观曲靖规划馆,将城市发展成果曲解为项目前景;夜间聚集在公园开展“亲情劝说”,以“兄弟情谊”拉近关系降低警惕;全程采用现金交易,刻意规避监管痕迹。
(四)幡然醒悟后的果断逃离
经过两天的密集洗脑,蒋先生逐渐识破其中破绽,意识到所谓的“特殊政策”和“暴利回报”均为虚构。9月12日中午,他果断脱离传销环境,启程返回成都,成功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
二、朱先生:认知闭环中的深陷者
与蒋先生的及时觉醒不同,朱先生长期被传销逻辑裹挟,即便脱离了传销的物理环境,仍深陷认知迷局,对组织的歪理邪说深信不疑。
(一)被伪造证据绑架的认知
传销组织通过伪造权威印记对其进行深度洗脑,导致朱先生对一系列虚假信息坚信不疑,并反复抛出相关疑问寻求“合理性佐证”:
坚信曲靖白石江公园、龙潭公园内的“王某山题字”及相关雕塑、标语是项目合法的“官方证明”,无视题字与印章均为伪造的事实;将胡编乱造的传销书籍、伪造的“红头文件”,甚至编造的每月20元的所谓“政府机遇奖”,当作政策支持的铁证;
对传销组织将项目包装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组成部分”的说法深信不疑,认同“宏观调控”“对外保密”等话术对负面信息的解释;
轻信“项目起源于美国犹太人茶叶促销”的虚假故事,试图为传销行为寻找“历史合理性”。
对传销组织宣称的“深圳文斌贸易有限公司”是国家支持的“连锁销售”“资本运作”模式运行的合法企业深信不疑。实际上国家工商总局早在2007年就将虚假主体“深圳文斌贸易有限公司”列入传销黑名单。
(二)认知失调下的逻辑闭环
朱先生对国家明令禁止传销的法律条文、曲靖并无相关特殊经济政策等基本事实视而不见,陷入了传销组织构建的逻辑闭环。他不断要求他人提供“国家政策文件”反驳自己的疑虑,实则是通过这种方式强化自我说服,难以跳出认知误区。
三、陈先生:党员视角下的道德困境
身为党员的陈先生,被朋友以“高薪工程”为诱饵骗至云南,三天内逐步识破传销骗局,却陷入了“救助朋友”与“自保逃离”的两难抉择。
(一)步步为营的诱骗套路
第一天:朋友以游玩为借口带其爬山,对工程细节避而不谈,刻意拖延时间降低其警惕;
第二天:朋友以“介绍业务”为由,安排一名30余岁女性携带大量法律书籍登场,聚焦“国家西部大开发”“政府特许经营”等话题展开宣讲,并出示伪造的红头文件混淆视听;当晚,该女性揭露项目本质——缴纳3800元至33500元“保证金”获得晋升资格,再以“善意谎言”诱骗亲友加入;随后带其参观龙潭公园,安排专人通过解读抽象艺术品,传递“行业需隐秘操作”的错误信号。
(二)荒谬的层级晋升谎言
第三天,一名40余岁女性向陈先生详细讲解“等腰梯形”晋升模式,通过绘制资金分配图,虚构拉人头成为“高管”的盈利路径。陈先生暗中录音留存证据,清晰识破其逻辑漏洞,但朋友仍以“看得太少、多了解就会明白”为由搪塞辩解。
(三)党员责任与个人情谊的博弈
大学期间曾受该朋友照顾的陈先生,既同情对方被蒙蔽的遭遇,又明确知晓这是传销骗局。作为党员,他本能地想拯救朋友于水火,但也担心继续停留会陷入更大风险,最终选择向外界求助,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总结:曲靖传销骗局的共性特征与警示
(一)核心骗局特征
1.情感突破:以“网恋”“友情”“高薪机会”为切入点,利用情感信任降低受害者警惕;
2.权威伪造:编造政策背书,伪造领导人讲话、红头文件,曲解城市建设成果与公共设施含义;
3.暴利诱惑:夸大投资回报比例,设置现金交易门槛,规避监管追踪;
4.场景洗脑:通过参观规划馆、公园宣讲等场景包装,结合心理暗示、群体心理施压强化认知操控;
5.层级拉新:以“晋升机制”为诱饵,要求参与者发展下线,形成金字塔式传销结构。
(二)反传警示
此类骗局常借“西部大开发”“万商西进”等名义混淆视听,利用公众对政策的不熟悉和对亲友的信任实施诈骗。提醒广大群众,遇到类似“低投入高回报”“需拉人头发展下线”的项目,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切勿轻信陌生人或亲友的片面之词。若不慎陷入传销环境,应保持冷静,寻找机会脱离并及时报警,避免财产与人身安全受到侵害。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