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一代“枭雄”——曹操,一生的十四次哭泣(一)

都说他是一代“枭雄”,但是他也有真性情的一面。他一生十四次哭泣,有丧子之痛时的痛哭,有好友离别时的悲伤之哭,有爱将阵亡时

都说他是一代“枭雄”,但是他也有真性情的一面。他一生十四次哭泣,有丧子之痛时的痛哭,有好友离别时的悲伤之哭,有爱将阵亡时的痛哭流涕。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也恰恰体现出了他真性情的一面。

一哭“老大哥”鲍信

《三国志·武帝纪》载: “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 ( 鲍) 信力战,斗死,仅而破之。购求信丧不得,众乃刻木如信形状,祭而哭焉。”

这是曹操第一次痛哭流涕,鲍信不仅是自己的战友,更是自己尊敬的老大哥(鲍信比曹操大3岁)。在曹操曾经弱小无助时,是这位老大哥毫不吝啬对他倾囊相助;当所有人都看好袁绍之时,鲍信却对曹操另眼相看,认为他才是那个真正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最终为救曹操而力战而亡。鲍信可以说是曹操人生路上的“贵人”,对于这样一位老大哥,曹操的这一哭更多的是因为心怀感恩,没有鲍信可能就没有曹操的今天啊。

二哭“别亲”

《三国志·张邈传》载: “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 ‘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后还,见邈,垂泣相对。”

曹操这次的哭泣是在打败陶谦凯旋而归之后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曹操的父亲在徐州被害,曹操亲率大军讨伐陶谦想要为父报仇,他知道陶谦实力不弱。所以在出征前,他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好友张邈(张邈年轻的时候以豪气闻名,曹操与他私下关系非常亲密,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所以才会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他)。最终曹操大胜陶谦,得以为父报仇。凯旋而归之后,见到好朋友张邈,曹操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这一眼泪是大仇得报之后的如释重负。当然也正是因为张邈是自己的好友,曹操才会如此真性情的真情流露。

三哭爱将典韦

《三国志·典韦传》载: 张绣降而后复反,典韦为保护曹操脱逃,英勇战死。曹操“闻( 典) 韦死,为流涕; 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

典韦是曹操的贴身保镖,常护卫曹操左右。最终因为曹操犯了错误,为了保护他。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拼死搏斗,最终受伤数十处,力竭而亡。曹操得知自己的爱将战死沙场,最终控制不住自己,痛哭流涕。可能他的内心也非常懊恼吧,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一时糊涂,也许就不会失去这样一员猛将。

四哭将士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曰: 曹操“临淯水,祠亡将士,歔欷流涕,众皆感恸”。

在“淯水之难”曹操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爱将,还有长子以及他的侄儿。同年十一月,曹操再次亲率大军征讨张绣。他特地来到了淯水,这个曾经让他蒙羞的地方。曹操在这里修祠立牌,吊唁曾经为他阵亡的英灵将士。在情到深处时,曹操不自觉得话语哽咽起来。这一哭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愧疚之情,对他曾经犯下的错误,导致多少将士因他而亡。当然这一哭也让在场的将士动容,更加激化了他们同仇敌忾的杀敌之心。

五哭忠孝毕谌

《三国志·武帝纪》载: “( 张) 邈劫( 毕) 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 “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 ( 吕) 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至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 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张邈反叛的时候劫持了毕谌的家人,曹操对他说:”你的老母被劫持了,你可以去尽孝,我愿望放你离去。”然而毕谌却说:“愿为明公效劳,绝无二心。“这次曹操是因为毕谌的忠心无二,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曹操自下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他对于忠孝仁义是非常看重的。这一哭是他对美好品德之人的赏许。

六哭陈宫

《三国志·吕布传》注引《典略》曰: 陈宫曾追随曹操,后去跟从吕布,下邳失守,与吕布一起被擒。曹操见到问陈宫: “公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陈宫指着吕布说: “此人不从宫言。”“太祖笑曰: ‘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 ‘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曹操进而问: “卿如是,奈卿老母何?”陈宫对曰: “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 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曹操又问: “若卿妻子何?” 陈宫回答说: “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 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无复言。宫曰: ‘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

曹操的第六次哭泣是为公台而哭。曹操的这一哭是百感交集时的热泪夺眶。此时他的内心交织着惋惜、旧情、敬重等复杂情绪。

惋惜是因为曹操曾经起兵时,陈宫对其鼎力相助,最后因为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但是陈宫却实实在在的帮助过自己在兖州立足,旧情在此时此刻油然而生,面对这位曾经的故人曹操的内心是非常不舍的。

然而公台面对死亡时丝毫没有畏惧,而是选择毅然决然的慷慨赴死。那种大义凛然的精神是整个华夏历代以来士大夫精神的集中体现。

即便是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曹操,面对着这样的公台,内心也只有敬重可言。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不免触景生情。这一幕,在老版《三国演义》之中也有体现,鲍安国老师的那副神情,配上苍凉的音乐,在那个美好的夕阳西下,公台义无反顾选择了属于士大夫该有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