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植物抗逆 “开关”?藏在这个氨基酸里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IF=10.8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IF=10.8)发表研究,阐明植物应对逆境的核心机制 —— 通过单个丝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动态平衡,调控 B-RAF 激酶活性,实现脱落酸(ABA)信号通路的精准启动与终止,为作物抗逆育种提供新靶点。

一、核心科学问题:ABA 信号启动的 “关键缺口”

ABA 是植物抗逆反应的核心激素,其信号通路依赖三大关键组件协同作用:

负调控因子 Clade A 型 PP2Cs:常态下通过去磷酸化抑制信号通路,避免无意义的能量消耗;

正调控因子 SnRK2s 激酶:被激活后可磷酸化下游靶蛋白,启动气孔关闭、保护物质合成等抗逆反应;

B-RAFs 激酶(B2、B3 亚组):其基础活性是 SnRK2s 激活的前提,直接影响抗逆信号能否启动。

此前学界已明确 B-RAFs 的重要性,但对其基础活性的维持机制始终未知,这一空白成为解析植物快速响应逆境的关键瓶颈。

二、研究方法:多技术联用破解分子机制

团队通过三类核心技术构建验证体系,确保结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蛋白互作验证:用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Co-IP)确认 PP2Cs 与 B-RAFs 的结合;

磷酸化位点鉴定: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锁定关键修饰位点;

活性与功能验证:结合体外激酶实验、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及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验证机制的生理意义。

三、关键发现:Ser619 是 B-RAF 活性的 “分子开关”

1. PP2Cs 对 B-RAFs 的特异性调控

实验证实,Clade A PP2Cs(如 ABI1、ABI2)可直接结合 B3 亚组 RAF 激酶(如 RAF3),通过去磷酸化其磷酸结合环(P-loop)的 Ser619 增强活性;但对部分 B2 亚组 RAF 激酶(如 RAF7)则起抑制作用,体现调控的亚组特异性。

2. Ser619 磷酸化状态决定活性

通过定点突变实验,团队明确了 Ser619 的核心作用:

磷酸化 = 活性抑制:将 Ser619 突变为模拟磷酸化状态的天冬氨酸(S619D)后,RAF3 的 ATP 结合能力显著下降,体外自磷酸化活性与体内激活 SnRK2s 的能力均大幅降低;

去磷酸化 = 活性激活:将 Ser619 突变为模拟去磷酸化状态的丙氨酸(S619A)后,RAF3 活性显著提升;携带该突变的 B3 亚组高阶突变体(OK100B3)对 ABA 敏感性增强,抗逆响应速度明显加快。

四、动态模型:ABA 信号的 “Ready-Set-Go” 调控逻辑

基于上述发现,团队提出三阶段调控模型,清晰解释植物如何根据环境变化切换抗逆状态:

Ready(准备阶段):非胁迫时,PP2Cs 保持活性,持续去磷酸化 Ser619,维持 B-RAF 基础活性,为信号启动 “待命”;

Set-Go(启动阶段):逆境来临时,植物合成 ABA,ABA 与受体结合后抑制 PP2Cs;B-RAF 在自磷酸化 Ser619 失活前,先激活 SnRK2s,启动下游抗逆反应;

Reset(重置阶段):胁迫解除后,PP2Cs 恢复活性,再次去磷酸化 Ser619,使 B-RAF 回归基础活性状态,为下一次逆境响应做好准备。

五、研究意义:从机制到作物育种的突破

机制创新:填补 B-RAFs 基础活性维持的空白,完善 ABA 信号通路逻辑;

应用价值:Ser619 可作为基因编辑靶点,优化作物抗逆性,适配极端气候;

进化启示:Ser619 高度保守,提示该调控机制是植物核心适应性策略,为理解植物抗逆机制的演化提供线索。

文献引用:Chen Zhu, Tian Sang, Zhen Zhang, et al. Maintaining basal B-RAF kinase activity for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via reciprocal phosphoregulation of a single serine residu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