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废矿之声
第四章:共振
五个兔煤矿的行政广场,一夜之间被置换了空气。往日里工人们交接班的喧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声的紧绷。穿着便装但行动整齐划一的安保人员把守着各个入口,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一辆信号屏蔽车像一头沉默的巨兽,静静地趴在广场一角,确保着此地的信息绝对只进不出。

陈迹站在临时指挥部的窗前,望着这片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土地。他曾在这里送走了一车车乌金,也送走了一代代矿工的青春。如今,这里被一种他既熟悉又陌生的秩序笼罩——熟悉的是那种矿山特有的令行禁止,陌生的是这命令的层级之高,已远超他的想象。他深吸一口气,知道平淡的日子,已被彻底封存在了煤层深处。
“陈矿长,林博士,请到第一实验室。”
杨倩组长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话器传来,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陈迹和身边的林月对视一眼,两人同时起身,走向那间由最坚固的井下应急避难所改造而成的屏蔽实验室。
实验室内的空气冰冷,只有仪器运转发出的微弱嗡鸣。巨大的铅玻璃将房间一分为二,那块被称为“样本”的暗蓝色物体,此刻正静静地悬浮在另一侧的特制支架上,在冷白色的灯光下,泛着幽深的光泽。
林月已经进入了状态,她快速检查着光谱仪和粒子探测器的读数,眉头微蹙。“所有常规物理参数依旧无法识别,就像它故意不跟我们玩同一个规则的游戏。”她的语气里没有气馁,反而带着一种面对终极谜题时的兴奋。
“尝试低强度能量脉冲刺激,”她对王工下达指令,声音清晰而稳定,“频率从最低频开始,以0.1赫兹为间隔,逐步上调,记录所有能量反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屏幕上的曲线几乎是一条死寂的直线。就在频率指针缓缓滑过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阈值时,监控屏上的数据陡然剧烈跳动!
“有反应!”王工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只见那暗蓝色结构体内部,那些原本如星云般缓慢游移的微光,仿佛突然被注入了生命,瞬间加速,并开始以一种高度协同的、规则的谐振动方式流动起来,其运动轨迹在空气中投射出若隐若现的复杂光纹,持续了约三秒,才缓缓恢复原状。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只剩下仪器工作的声音。这不再是单纯的物理反应,这更像是一种……识别和回应。
“它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林月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石头投入寂静的湖面。
连续十几个小时的高度紧张工作后,陈迹和林月在指挥室隔壁的休息区,对着炊事班送来的简单饭菜,却都有些食不知味。
林月用筷子轻轻拨动着碗里的米饭,下意识地用手按了按腹部,那个几年前手术留下的疤痕,在阴雨天总会隐隐作痛。她抬起头,看向默默吃饭的陈迹,低声道:“老陈,丫头下个学期去国外深造的学费……你又替我垫上了吧?”
陈迹扒饭的动作顿了一下,头也没抬,只是摆了摆手:“不说这个。眼下这东西才是天大的事。”他咽下口中的食物,叹了口气,像是自言自语,“我当年跟‘陈半城’折腾,以为见识过风浪了,现在回头看,那点得失算计,跟眼前这玩意儿比起来,真是小打小闹。”
林月闻言,嘴角掠过一丝复杂的、近乎苦涩的笑意:“是啊,跟这可能要重新定义‘人类’和‘世界’的东西比起来,咱们那些家长里短、爱恨情仇,都轻得像灰一样。”
就在这时,休息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杨倩组长快步走进来,她脸上惯常的冷静被一层前所未有的凝重取代。
“技术组刚刚截获到一段极其微弱、加密格式完全未知的对外信号流,”她的目光扫过陈迹和林月,“发射源定位,精确显示——信号就来自第一实验室内部。”
空气瞬间凝固了。
陈迹缓缓放下手中的饭盒,铝制饭盒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咔哒”声,在这死寂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他站起身,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直直望向实验室的方向。
“看来,它不只是在‘响应’我们。”陈迹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它很可能……从被我们发现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试图‘联系’谁。”
杨倩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声音冷峻如铁:“而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刻搞清楚,它在联系谁,以及,有没有‘人’,已经收到了它的消息。”
长篇科幻小说《一矿一世界》连载
明天晚8点,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