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旦当日有人社部,财政部等多部门齐发的《弹性退休暂行办法》的推出,更是为原有的退休方式之下进行改变,可以进行弹性提前退休,弹性延迟退休,以及按照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的多种选择。退休时间的选择也是在2025年之前没有的,因为在2025年之前退休人员在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之后,缴够最低缴费年限15年就应当及时办理退休,所以这里并没有选择,更是应该办理退休。而随着《弹性退休暂行办法》的推出,退休开始有了不同时间的选择,那么在不同退休时间的选择之下,是退休年龄的不同,更是缴费年限的不同。养老金核算秉持着“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下,更长的缴费年限影响下会有更高水平的养老金待遇,所以延迟退休继续缴纳的前提下,肯定会在原有养老金的基础上待遇进一步有所提升!
那么延迟退休一年的话,养老金水平能够增长500元吗?不难看出延迟退休1年也就是延迟退休12个月,延迟退休了12个月的前提下养老金是否能够增长500元?延迟又是否划算呢?首先我们假设该人员是原法定60岁退休男职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1岁,假设该人员随着延迟退休的开始之后按照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了一年的时间,养老金将会有怎样的变化?这里延迟退休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主要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影响。

在基础养老金=退休当年计发基数*(1+缴费基数)/2*缴费年限*1%,不难看出这里退休当年计发基数,该人员延迟退休了一年的时间,这里计发基数理论上会有所变化,根据往年计发基数很多地区相比较于上一年均有所变化,我们参考刚刚公布的天津地区2025年计发基数相比较于2024年计发基数,2025年计发基数是9417元,2024年计发基数是9232元,上涨了9417-9232=185元,这里很多地区相比较于上年度计发基数会有小幅的增长,另一部分缴费年限也是由于延迟退休后,继续缴纳保险的前提下,缴费年限也会延长一年的时间,那么我们假设该人员退休当年计发基数是8000元,延迟退休一年所在地区计发基数增长了100元,该人员缴纳保险基数始终是1.0系数,退休当年的缴费年限是40年,延迟退休一年缴费年限就是41年的话,基础养老金有何变化?
60岁退休基础养老金:8000*(1+1)/2*40年*1%=3200元;
61岁退休基础养老金:(8000+100)*(1+1)/2*41年*1%=3321元。
这样可以看出延迟退休1年基础养老金变化增加了3321-3200=121元。
另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这里60岁计发月数是139个月,61岁计发月数是132个月,同时随着该人员继续缴纳保险的前提下,个人账户存储额也会随之增加,假设该人员60岁退休个人账户存储额是10万元,该人员缴费基数是7000元的话,每月缴纳保险其中8%进入到个人账户也就是7000*8%=560元/月,
延迟退休一年就是增加了12个月,560元/月*12个月=6720元。
那么该人员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0/139=719元;

那么该人员61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0+6720)/132=808元,这样个人账户养老金增加了808-719=89元。基础养老金增加121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增加89元=210元。可以看出延迟退休1年也就是12个月该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了210元,但是距离500元还是有段距离,通过计算不难看出该人员延迟退休的该地跟该人员所在地区计发基数,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以及个人账户存储额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是否能够达到500元还需要因人而异,但是总体来看养老金肯定有所增长!那么是否真的划算来看就要结合退休人员实际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