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传统书法的糟粕在哪里?

书法是智慧的中华民族从日常书写中发现、总结、展现文字艺术美的过程和创造。书法的美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总结和提炼的,又怎么可能

书法是智慧的中华民族从日常书写中发现、总结、展现文字艺术美的过程和创造。书法的美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总结和提炼的,又怎么可能还存在糟粕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传统书法所处的时代局限。书法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而是与时代文化紧密相连的,任何古代佳作都深嵌着时代文化的基因,时代的弊端也就成为传统书法的糟粕。

传统书法的审美由何而来?很多人认为是民众的集体智慧,尽管这个回答非常合理,但是未必合情。

实际情况是在古文化普及度不高,文学艺术都受到严苛统治的封建皇朝时代,书法从未属于民众,只属于权贵。

那么书法的审美标准也不源自民众,而是凭借权贵的喜好。特别是皇权统治的需要,严重影响了时代书风的发展。

唐朝李世民宣武门之变黄袍加身,他力推王羲之书法,而贬低王献之书法背后的政治意义是在于推崇尊卑思想,洗脱自己弑兄夺权、逼父退位的忤逆形象。这种统治的结果导致大王书风得到无限尊崇,影响延续至今。

明朝大兴文字狱,为了文化统治,将沈度推上了书坛领袖的地位,引起满朝效仿,最终形成了“台阁体”风潮,几乎扼杀了楷书发展的艺术性。

传统书法审美往往并非纯粹出于艺术考量,而更多地服务于权力统治与意识形态建构的需要。这就是传统书法的一种糟粕。传统书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迫与权力结盟后所产生的僵化与腐朽的一面。

可悲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一部分人秉持着对“馆阁体”的崇拜,将其视为书法“功力深厚”、“端正大气”的典范,而对其背后所隐含的思想禁锢与艺术桎梏缺乏警惕。

这种将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服务于权力的审美标准奉为圭臬的现象,正是我们需要从传统中剥离的另一种“糟粕”。

传统书法的“糟粕”,并非指其艺术形式本身存在根本缺陷,而是指其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承载了那个时代的负面基因——主要是皇权专制与文化垄断对艺术创作的强力干预与扭曲。

它使得书法的审美标准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艺术自发、多元的演进路径,被打上了“权贵喜好”与“政治需要”的深刻烙印,形成了“独尊一家”的审美霸权与“千人一面”的馆阁流毒。

认识到这一点,并非是为了全盘否定传统,恰恰是为了更健康地继承传统。沃兴华先生敏锐的察觉到书法自古就有一种精细化倾向,就是对传统书法糟粕的揭露,他所进行的反向探索也是对传统书法糟粕的剥离。

真正的继承,是带着反思精神的扬弃。我们应当珍视传统书法中那些跨越时代、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美学精髓,如对笔力、气韵、意境的追求;

同时,我们也要有勇气和智慧,辨识并剔除那些附着于其上的历史尘垢与权力枷锁。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开创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既尊重法度又张扬个性、既底蕴深厚又生机勃勃的书法新篇章,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真正焕发出全民族的文化光彩,而非昔日少数权贵的艺术玩物。

评论列表

有无有
有无有 10
2025-09-30 11:40
小编扯淡!新展览体比馆阁体更差,差的叫人恶心!没有灵魂的玩意,历史的垃圾!
山大留学生
山大留学生 2
2025-09-30 14:20
还权贵的审美?你是真能扯淡,就好比迈克尔杰克逊,你觉得那是平民的审美还是资本家的审美,艺术是不分阶级不分文化不分种族的,达到一定高度雅俗共赏

山大留学生 回复 七陆书法 10-02 20:24
哈哈哈教人家传统的糟粕就是教养??连字都不写去教人书法你装啥呢

七陆书法 回复 10-01 20:13
学点历史知识吧!

七陆书法 回复 10-02 18:46
保留一丝人的教养吧,别全都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