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月薪 3 万,吃不起麻辣烫了!

作者I 李东阳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这个世界的魔幻总在一夕之间达到令人难以理解的程度。当曾经象征生活格调的咖啡沦落到9块

作者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这个世界的魔幻总在一夕之间达到令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当曾经象征生活格调的咖啡沦落到9块9一杯的境地,而在人们印象中作为廉价食品代表的麻辣烫却越来越成了年轻人吃不起的样子。

“谁吃麻辣烫能不被上一课呢。”

最近这个词条引发消费者集体共鸣,走进一些门店,随便选几样,一结账30块钱没了;一些商场更是离谱,环境华贵,麻辣烫身价也跟着上来了,一个人随便吃个60多元不是问题。

图源:小红书网友

关键吃完之后恍然大明白,如果自己去超市买点菜再来个火锅底料,吃得比这个滋润。

近日,“杨国福麻辣烫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的话题冲上热搜,再度让人感概普通食品咋就突然换了个面孔,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食材,到底是怎么完成身价跃迁的?

麻辣烫是少有能拿捏全国各地食客的存在,以口味差异大致分为川派、东北派、江浙派三个主要流派。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麻辣烫长期与街边小吃绑定在一块,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但发展到2025年,麻辣烫市场规模已突破1488亿元,年增长率约5%,正朝着国际化的势头迈进。

或许是国际头衔给麻辣烫镀了层金,其逐渐演化成了消费者高攀不起的存在。

以前是没钱吃麻辣烫,现在是没钱吃麻辣烫。

杨国福豆芽贵过山姆其实早已不值得大惊小怪,消费者早就算过这笔账,一份娃娃菜动辄10来块,一份毛肚30元,半份土豆7块,在一些品牌店很常见。

图源:小红书网友

动用小学知识进行单位换算,荤菜价格很容易就到了50元/斤,素菜为25元/斤……

很多时候咱们逛菜市场嫌弃2元一斤的大白菜太贵,扭头走进麻辣烫店却为2.5元一两的菜买了单。

大多数人想必都有如下体验,在麻辣烫店里选食材的最后称重环节,顺手放了几根蔬菜,结果水灵灵的又贵了好几块钱。

这一点,外卖党同样感知强烈,社交媒体上,经常有人分享让麻辣烫背刺的经历,以往闭着眼睛选二三十块就能搞定,如今随随便便整个四五十块,而且味道还不如之前。

以至于月薪两三万吃不起麻辣烫的呼喊声,开始逐渐扩散。

图源:小红书网友

很多人记忆深处的麻辣烫,都是论串或论捆卖的,那时候一二十块钱可以吃饱一家三口,麻辣烫也成了不想做饭家庭的最佳平替。

麻辣烫的亲民价格和这种简单纯粹的日子相伴一去不复返!

社交媒体上,还发展出了一套吃麻辣烫小妙招,首先就是不管什么菜,把上面的水一定要抖三抖,恨不得把菜里的水都挤出来;其次,在叠加称重时要轻放,主打一个出其不意。

但招法再妙也只是无奈的挣扎,麻辣烫终究变成了高攀不起的模样,不过细究麻辣烫价格飞涨背后的原因,菜品是一方面,不少门店还藏着很多小心思,专门朝着消费者开刀。

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到底谁还在吃麻辣烫啊?”更像是一种求而不得的哀鸣。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全国麻辣烫门店总数达15万家,同比增长8.6%。

但每天全国大约有58家麻辣烫店在关闭,行业关店率远超餐饮行业平均水平。

在不少小县城,开一家麻辣烫门店的门槛并不高,10万以内的启动资金,技术门槛差异化不大,一般以夫妻店居多,不过抗风险的能力很弱,从开店到关店往往只需数月。

如今随着行业规范,麻辣烫开店门槛也在逐渐提升,有行业人士指出,门店标准化管理以及房租、人力等经营成本上涨是麻辣烫价格提升的主要因素。

以杨国福门店为例,其客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因考虑到每家门店有房租、人工等成本,故公司对全国门店售价并未进行统一要求。

这也解释了为何各地消费者对麻辣烫的价格感知存在差异。

不过有个问题是全体消费者的痛,那就是不少门店玩了个心眼,仅标注“荤素同价 称重计价”,并未注明各款菜品单价。

往往等你美滋滋拿了一堆菜去结账时,才会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

杨国福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好处是让消费者觉得荤菜价格便宜,从素菜身上赚取利润,但很多时候,容易让消费者体会到麻辣烫刺客的感觉,从而对这家店丧失兴趣,就此说了拜拜。

而且从之前的按串、按捆计价变为现在的按斤计价,是可以达到节省计算时间,提高门店运营效率的效果,不过也会让消费者对价格感知不再强烈,往往不知不觉中就拿了不少,从而抬高了客单价。

图源:小红书网友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麻辣烫发展报告2025》指出,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仍是第一梯队的麻辣烫品牌。

但随着消费者对价格的敏锐变得强烈,价格亲民、性价比高的麻辣烫门店相比,连锁品牌门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显然,麻辣烫赛道的领头羊日子同样不好过。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中国人对美食总是投射了太多的情感,人生百味,似乎都能在食物的酸甜苦辣中一一对应。

而麻辣烫,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品类,人们对它的要求并不高,饱腹的同时解解馋,给苦闷的生活添一些乐趣,吃的放心且没啥经济压力。

但麻辣烫价格上涨已经打破了人们的朴素幻想,更糟糕的是,在食品安全这一块同样面临着考验。

以杨国福为例,从2022年冲击上市失败,如今门店数已增长至近7000家,海外门店数也增长至近200家。

然而隔段时间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让这个“麻辣烫一哥”饱受争议:

今年3月,在苏州印象城店,顾客发现一只老鼠在菜品展示区活动,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业并立案,罚款约 5 万元;杨国福官方致歉,销毁全部食材并停业整改。

图注:网友拍摄

而类似的老鼠、蟑螂、虫子出现的菜品中的案例,实在太多,同时还有员工违规操作等触目惊心的丑闻,这是加盟模式下,门店质量参差不齐的顽疾。

除此之外,其他头部品牌同样无法独善其身,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2025年9月,张亮麻辣烫在黑猫投诉平台的累计投诉量近千条,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包括缺斤少两、价格偏高、食品卫生等。

坦白来讲,麻辣烫这个赛道所有玩家都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毕竟从汤底、食材选择、计费方式等方面很多门店都是类似的,所以难以形成显著差异化,品牌竞争压力大。

更别提火锅、冒菜、串串香这些麻辣烫的近亲,某种程度上可以完美平替麻辣烫。

比八方来敌更可怕的是祸起萧墙,在这种情况下麻辣烫品牌们更应该修炼内功,主动迎合市场,寻求可持续的生存之道。

是的,这个时代变了。

麻辣烫就像旧时代的产物,但需要跟上新时代年轻人的步伐,否则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