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中有戏:创业板失足,电商逆袭》
——2025年11月18日股市、债市、商品、海外和热点五大市场盘点:大盘震荡中,谁在偷偷赚钱?互联网电商的“反向奔跑”值得关注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市场一跌,朋友圈就开始集体哀嚎,仿佛全世界都在亏钱?
但今天的盘面告诉我们:不是所有人都在哭,有人正在偷笑。
11月1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创业板指跌幅达1.16%,一度击穿关键支撑位,市场情绪明显偏谨慎。
北向资金净流出超 60 亿元,银行、保险、地产等权重板块“集体躺平”。新能源赛道继续调整,光伏、储能、锂电跌幅靠前。
但就在大家忙着找“避风港”时,互联网电商板块却逆势上涨2.27%,成交额超 46 亿元,行业内涨家数远超跌家数。
文化传媒、IT 服务、教育等板块同样走强,显示资金正从重资产向轻资产、高成长、政策友好型领域迁移。
结合“双十一”消费回暖、平台盈利提升,以及政策对数字经济的持续支持,电商板块的强势并非偶然,而是中期结构性机会的前奏。
一、股市盘点(结构分化明显)
三大指数普跌,但互联网电商领涨、周期股领跌,市场风格快速切换。
轻资产科技线继续吸金。
二、债市盘点(利率波动收敛)
短端利率小幅上行、长端震荡,机构交易偏谨慎,特别国债发行节奏成焦点。
资金面稳中偏松,情绪仍观望。
三、商品盘点(供需再平衡)
黑色系疲弱、能源金属齐跌,部分农产品稳中偏强,**商品交易呈现“分化+降温”双特征**。
周期降温,供需调整未完。
四、海外市场(全球风险偏好下降)
比特币跌破 9 万美元、黄金失守 4000 美元,美股科技股承压,全球避险加剧。
外部波动加大,A股短压长稳。
五、热点主题(数字经济最抗压)
AI、电商、教育科技表现稳健,机器人维持高景气但资金偏选择龙头,数字消费成为穿越震荡的主线。
数字经济仍是最强防御。
即使指数震荡,中国经济的活力仍在结构层面不断显现。投资从来不是看谁跌得多,而是看谁跌得少、谁还能涨。
互联网电商板块涨幅居首,逆势吸金,值得中期关注。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