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这世上,既是获取种种现实体验,同时也是在自找苦吃。

刚投生成为胎儿时,没有概念、没有名相、没有善恶是非、没有粗重的欲望,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明显的烦恼和问题。
一旦出生,立马接收到外界各种信息的刺激和影响。刚开始只是相对单纯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
随着时间的增长和环境外界事物的不断刺激,慢慢有了零碎模糊的概念,自我感也在慢慢形成。
绝大多数人在两岁之前,基本都没有什么完整清晰的记忆。因为这时,还没有稳固的名相概念和自我感。
如果你平时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当你感到自我感存在时,一定是有念头在流动的。当没有任何念头的时候,也感觉不到自我感。因为自我感其实就是一堆念头和概念的集合。
正因为纯粹、简单,没有过多的分别取舍,虽然我们在孩童时也没有拥有什么物质和财产,也没有什么钱,却是最天真、快乐、无忧、自由的。
所谓成人,不是指比小孩子长的更高、有更大的力气或有更多的知识既能,而是多了数不尽的思维观念和认知局限。这个对,那个错,有文化好,文盲就不好,种种的标准,太多的成见,每个人还不一样。
知道的太多其实并非是好事。古人云:不知最亲切!人所有的问题和烦恼,都来自于自以为自己确定的知道某些东西或事情。
知道的多了,欲望就来了。所谓欲望,就是你以为有更好的。你以为自己真的缺了某些东西,自己没有,在别处才有。
但这一切仅仅只是幻觉。欲望也好,善恶是非也好,完全是自心强分出来的。看似有,实则无。
你不分别,内心不起念头,哪有什么好,哪有什么坏。一切只是存在,只是发生,法尔如是。
想想你晚上睡着无梦的时候,你有问题吗?有烦恼吗?有欲望吗?完全没有,不是吗?你甚至不知有“我”!
如果问题烦恼和欲望是实有的话,又怎么会在白天清醒时有,在晚上睡着无梦时就没有呢?
遥想古德祖师们,一个人随处住山,捡山栗,吃松花,喝山泉,几十年如一日,何等的逍遥自在。
你看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快乐真的需要你汲汲营营的算计奔波劳累才能实现吗?
你看懒瓒和尚,“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这是何等的自在洒脱!物质、财富、权力真的能带来你期待的美好生活吗?
欲望就如远方的海市蜃楼一般,看似美丽,实则虚幻。世人被其表相迷惑,误以为一旦得到就会很幸福很快乐,自甘驱驰和奔波。
可一旦你走近时,就会发现,什么也没有,终究如猴子捞月一场空,什么也抓不住。
当欲望没有被满足时,疯狂的想要满足欲望。费尽心机,一番辛苦追逐后,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或东西,结果还是不快乐,内心依然各种不满。得不到是苦,得到了亦是苦。
欲望本身只是一个烟雾弹,只是表象,已经是果。在其背后,是某种深藏的执念和分别取舍。
一旦你开始分别,一旦你相信还有比现在更好的选择,欲望和不满就被凭空创造出来了。有念就有欲,有“我”就有分别取舍。
看清欲望的本质,不排斥,不放纵。它起就任它起,知道那只是过去的业力因缘呈现,不用压制,只是如实的观照,了知其虚幻,既不用理会,也无须对治。就如水里升起的泡泡,你不管它,很快它就自己消散了。
当你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想要,什么也不试图去占有的时候,只是如实如是的安住于当下的每一刻,随顺万物而不执着,全然的快乐就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