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山西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一座城的“忠义图腾”,一场穿越千年的武圣朝圣之旅

晨钟穿透解州古镇的薄雾,73岁的守庙人张守义手持竹扫帚,清扫关帝庙“武庙之冠”匾额下的落叶。他身后,琉璃影壁上的“蟠龙戏

晨钟穿透解州古镇的薄雾,73岁的守庙人张守义手持竹扫帚,清扫关帝庙“武庙之冠”匾额下的落叶。他身后,琉璃影壁上的“蟠龙戏珠”在朝阳中泛着金辉,“这尊关公像,从隋朝立到现在,看过多少朝代更迭,听过多少忠义故事。”他指向春秋楼内悬空的“青龙偃月刀”复制品,“当年关公夜读《春秋》,刀就挂在这儿——咱们运城人,血管里流的是‘忠义’二字。”

作为“关公文化的根与魂”,山西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以解州关帝庙(武庙之冠)、常平关公祖祠(关帝家庙)、关帝圣像景区为核心,是全球3亿关公信众的“朝圣之地”。这里不仅是关公出生、成长、成圣的起点,更是一部“忠义精神”的立体教科书。导语:关公故里,为何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原乡”?

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位于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总面积超200万平方米,由解州关帝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平关公祖祠(关公父母及妻儿祠堂)、关帝圣像景区(全球最高关公青铜像)三大板块组成。

“它的价值,在于‘根’的纯粹。”中国关公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小伟说,“解州是关公出生地,祖祠存有关公祖父‘关审’墓碑,庙内‘关公故里’碑刻为明嘉靖年间官方认证;更关键的是,这里完整保留了‘从人到神’的信仰链条——从民间祭祀到帝王封谥,从戏曲演绎到海外传播,关公文化从这里走向世界。”如今,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其中海外信众占比15%,韩国、马来西亚等国更将关公诞辰日定为“法定节日”。

第一幕:核心看点——从“武庙之冠”到“圣像凌云”,触摸忠义的“千年脉络”

关公故里的精华,在于“建筑为骨、文化为魂”的双重震撼。记者梳理五大“必探场景”,带您沉浸式感受“武圣故里的忠义密码”:

亮点1:解州关帝庙——“中国武庙的‘天花板’”

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占地22万平方米,分南北两大部分:南为结义园(仿刘关张桃园结义场景),北为正庙(分前院、中院、后院)。

“看这‘三绝’!”讲解员王敏指向建筑细节,“琉璃照壁‘二龙戏珠’用孔雀蓝、孔雀绿烧制,历经300年不褪色;木雕隔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每片雕花都藏着‘忠义’隐喻;碑刻长廊存历代帝王御赐碑刻48通,其中宋徽宗‘义勇武安王’封号碑、清乾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封号碑,堪称‘封神榜’。”

最震撼的是春秋楼:二层悬空建“关公夜读《春秋》”像,木雕隔扇可自由拆卸,寓意“文武兼备”;楼内“青龙偃月刀”复制品重82公斤,刀柄刻“忠义千秋”,据传为关公生前所用刀的“同款”。

亮点2:常平关公祖祠——“关公家族的‘根脉密码’”

祖祠位于解州镇常平村,是关公父母关审、胡氏及妻儿祠堂,始建于金代,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年间重修。祠内“关公故里”碑刻(明嘉靖年间立)、关审墓碑(金代)、娘娘殿(关公夫人胡玥祠)构成“家族信仰链”。

“这棵‘龙柏’是关公小时候种的。”守庙人张守义抚摸着祖祠内的千年古柏,“传说关公13岁打死恶霸逃亡前,在树下埋了‘青龙偃月刀’原型——你看树干上的‘刀痕’,像不像刀劈的?”祠内“崇宁殿”供奉关公坐像,冕旒冠、衮龙袍皆为帝王规制,“宋徽宗封‘崇宁真君’,从此关公有了‘帝’的身份”。

亮点3:关帝圣像景区——“全球最高的‘忠义坐标’”

景区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常平村南,矗立着全球最高关公青铜像——高80米(象征关公享年80岁),重1200吨,底座为“忠义坛”,刻《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浮雕。

“登圣像观景台,能看到整个运城盆地。”景区经理李建国说,“圣像右手持《春秋》,左手捋长髯,眼神俯瞰大地——这是‘武圣护佑苍生’的姿态。每年关公诞辰(农历六月廿四),海内外信众在这里举行‘万人朝圣’仪式,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亮点4:关公文化博物馆——“从人到神的‘信仰进化史’”

馆内陈列关公题材文物3000余件:明代关公画像、清代“关帝签”筒、民国关公戏服、海外关公雕像(泰国铜像、日本木雕)……其中“关公出巡”仪仗俑(明代)尤为珍贵,32尊陶俑再现古代祭祀场景。

“你看这组‘刮骨疗毒’瓷版画。”李建国指着展品说,“从元代杂剧到现代动漫,关公故事被改编了上百种版本——不变的是‘忠义’内核。”

亮点5:守庙人——“三代人的‘忠义守护’”

关公故里的故事,由一群“守庙人”接力书写:

张守义(73岁,第三代守庙人):18岁随父亲入院,能背出48通碑刻全文,“游客问我‘关公为啥红脸’,我答‘红脸象征忠义,白脸是奸臣,老祖宗用颜色教做人’”;

王师傅(58岁,古建修复师):负责春秋楼木雕维护,坚持用传统“鱼鳔胶”粘合构件,“机器胶太脆,老木头会‘生气’”;

小杨(26岁,双语讲解员):大学读对外汉语,能用英语讲“关公与‘一带一路’”(关公文化是海外华商精神纽带),“去年接待了马来西亚关公会,他们说‘看到祖庙,就像回到家’”。第二幕:深度体验——从“朝圣”到“入戏”,解锁忠义的“当代传承”

关公故里的魅力,在于让“忠义精神”可触可感。景区围绕“文化体验”“非遗传承”“国际交流”设计互动项目:

体验1:“忠义课堂”(免费,需预约)

在祖祠“崇宁殿”旁设讲堂,由关公文化研究会学者讲解“关公生平十大忠义故事”(如“降汉不降曹”“华容道义释曹操”),配动画短片《少年关公》。“孩子听完说‘关公是真正的男子汉’,主动把玩具让给了同学。”郑州家长刘女士说。

体验2:“武圣武术营”(付费,128元/人)

在结义园广场学习“关公刀法”基础套路(如“拖刀斩”“横扫千军”),由武术教练指导握刀姿势、发力技巧。“挥刀时感觉自己在演《三国》,浑身是劲儿!”西安游客张先生展示手机视频。

体验3:“古建研学”(付费,88元/人)

在关帝庙“碑刻长廊”用拓印工具制作“关公故里”碑刻拓片,了解“阴刻”“阳刻”技法;在春秋楼观察“悬空木雕”结构,动手拼接斗拱模型。“原来古人不用钉子也能建高楼,太神奇了!”中学生小林说。

体验4:“海外关公展”(免费)

博物馆常设“关公文化海外传播展”,展出泰国曼谷关帝庙香炉、马来西亚槟城关公会会旗、日本横滨关帝庙灯笼等文物,“原来关公在日本被奉为‘财神’,在韩国是‘考试保护神’——文化真是无国界。”韩国游客金先生说。

第三幕:实用攻略——高效打卡与运城联动开放信息

解州关帝庙:8:00-18:00(旺季4月-10月);8:30-17:30(淡季11月-3月),门票60元/人(含讲解器);

常平关公祖祠:8:30-17:30,门票30元/人;

关帝圣像景区:9:00-17:00,门票50元/人;

优惠政策:60岁以上老人、学生半价;关公诞辰日(农历六月廿四)免票。

交通指南

自驾:运城市区→运解旅游专线→解州关帝庙(约20分钟,停车场收费10元/天);

公共交通:运城北站乘“高铁站-解州”旅游专线(30分钟,5元/人);运城汽车总站乘“解州”大巴(40分钟,8元/人);

跟团:运城旅行社推出“关公故里+盐湖+普救寺”一日游(含门票+车费,298元/人)。

游玩建议

黄金路线:游客中心→解州关帝庙(重点看春秋楼、碑刻长廊,2小时)→常平关公祖祠(看“关公故里”碑、龙柏,1小时)→关帝圣像景区(登观景台、拍全景,1.5小时)→返程;

必带物品:身份证(验票)、舒适运动鞋(石板路多)、遮阳帽(夏季紫外线强)、笔记本(记录碑刻故事);

注意事项:春秋楼内禁止触摸悬空像;祖祠“关审墓”需脱帽肃立;圣像景区风大,备薄外套;

联动玩法:

半日游:关公故里+运城盐湖(“中国死海”,20分钟车程);

一日游:关公故里+普救寺(《西厢记》发生地,30分钟车程)+鹳雀楼(中国四大名楼,40分钟车程)。结语:关公故里,是城,是魂,更是中国人的“忠义灯塔”

暮色中,记者站在关帝圣像观景台,望着夕阳为“忠义坛”浮雕镀上金边。山下解州古镇灯火渐次亮起,关帝庙的飞檐在暮色中勾勒出剪影——这座城,因关公而有了“魂”,因忠义而有了“根”。

“关公故里的未来,要让‘忠义’活在当下。”张守义说,“我们正在开发‘关公忠义研学课程’,进校园、进社区,让年轻人知道,‘忠义’不是口号,是‘言出必行’‘知恩图报’‘坚守底线’。”

离开时,守庙人赠记者一枚“忠义”书签,背面刻着关公名言:“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枚书签,是关公故里递给世界的名片,也是华夏文明“重诺守信”的精神注脚。

这个秋天,不妨来关公故里吧!

拜一拜“武庙之冠”的关公像,

摸一摸祖祠的千年龙柏,

听一段“桃园结义”的故事,

你会懂得:

所谓“忠义”,

不在史书的字里行间,

在祖祠的香火里,

在圣像的目光中,

在我们与先祖共享的、

对“做人底线”的永恒坚守里。

(文中图片由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