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常识”现象。作为在不同场子(行业)里泡过、也带过团队的人,我必须戳破一个职场鸡汤泡沫。
你以为的升职加薪、走向巅峰、迎娶白富美、从此过上喝茶看报纸的上岸生活,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恰恰相反,你看到的那个加班控领导,很可能只是你未来(如果你选择那条路)的真实写照。
我们来聊聊,为什么那些职位越高的人,越不排斥上班,甚至“沉迷”加班?
别傻了,你痛恨的“上班”,和他们热衷的“事业”,根本不是一回事。

公众号:野马谈格局
一、9点的办公室,两种“加班”
我们先来素描一个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晚上9点,写字楼灯火通明。
工位上,小A入职两年,眼睛盯着屏幕,实则思绪涣散。他白天被三个需求方来回拉扯,改了8遍PPT,现在在“耗”加班时长,等10点的打车报销。他刷了3次朋友圈,盼着领导赶紧走。他觉得上班是对生命赤裸裸的消耗。
总监办公室,老B刚结束一个跨洋电话会议,精神头还很足。他面前的白板上画满了战略图,他正在盘算下个季度的资源配置和人事调整。他刚拒了老婆“早点回家”的电话,因为他觉得,白天处理的都是杂事,晚上这段时间,才是真正属于他的思考和布局时间。
看明白了吗?

公众号:野马谈格局
小A的加班,是被动消耗;老B的加班,是主动投资。
你觉得上班是受罪,是因为你是“被支配者”;他觉得上班是“High点”,因为他是“支配者”。
二、为什么“工作”对他们有如此大的魔力?
你以为他们是“被迫”的吗?不,很多时候,他们是“上瘾”的。这种“瘾”,来自三个维度的“正反馈”,而这些,你在基层是几乎体验不到的。
1.核心逻辑:掌控感。我在玩游戏,而你只是个NPC。
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工作”的本质是“执行”。
你的KPI是领导定的,你的路径是SOP(标准作业程序)定的,你甚至连用哪个字体汇报,都是品牌部定的。你是一个庞大机器上的“零件”,每天的工作就是“被动响应”。这种工作的最大痛点是缺乏掌控感。
而对于高层(领导)来说,“工作”的本质是“定义”。
他定义战略、定义规则、定义资源流向、定义谁上谁下。他是在“玩游戏”(Game Player),而不再是“游戏里的角色”(NPC)。

公众号:野马谈格局
当你还在纠结“这个需求为什么要这么做”时, 他在思考“为什么要设立这个需求”。
当你还在抱怨“这个流程太傻X”时, 他在权衡“这个流程虽然傻X,但能制衡A部门”。
加班,对他们而言,不是重复劳动,而是延续这种“掌控游戏”的快感。 他们在办公室多待的每一小时,都是在巩固自己对局势的控制权。
2.利益驱动:回报率。你的加班是消费,他的加班是投资。
我们来算一笔最现实的账,加班的“投入产出比”(ROI)。
对你(基层):你加班1小时,产出(比如多做一页PPT)的边际效益几乎为零。它可能只会换来一句“辛苦了”,或者月底多几百块的加班费(如果公司守法的话)。你是在用“时间”换“固定薪水”,这是线性回报,且有天花板。

公众号:野马谈格局
对他(高层):他加班1小时(比如用来研究一个并购案,或搞定一个大客户),可能带来的是指数级回报。这个决策可能撬动几千万的生意,直接影响他的年终分红、期权价值或行业地位。
你的加班是“体力劳动”的延续,本质是“消耗品”;他的加班是“资本运作”的布局,本质是“投资品”。
你见过哪个投资人嫌自己看项目的时间太长吗?他们不是“加班控”,他们只是“收益控”。
3.心理机制:成瘾性。工作是他们最重要的“价值赌场”。
这一点很残酷,但很真实:对很多人来说,“工作”是他们获得“成就感”和“存在感”的唯一途径。
一个人职位越高,他从“工作”中获得的心理满足就越强。
权力快感:发号施令、一呼百应、掌控他人的职业前途。
社交认同:“王总”、“李总”的称呼,远比“老王”、“小李”悦耳。
竞争优越:在同窗会、家庭聚会中,他是“混得最好的那个”。

公众号:野马谈格局
当工作=成功=自我价值时,工作就成了他的人生主线。相比之下,家庭生活反而可能充满琐碎、失控和挫败感(比如叛逆期的孩子、搞不定的婆媳关系)。
办公室是他的“舒适区”,而家庭反而是“挑战区”。
在办公室加班,他能持续获得“我很重要”、“我能搞定一切”的正面反馈。而一旦离开公司,这种“全能光环”就消失了。
所以,他们不是不排斥上班,他们是“不排斥那个能让他们上瘾的舞台”。
三、给“打工人”的清醒生存法则
聊了这么多,不是为了让你去“理解”他们,更不是让你去“效仿”他们。而是希望你能看清这场游戏的本质。
本质就是你和你的领导,看似在同一家公司,实则在玩两种完全不同的游戏。
他玩的是“帝国时代”(资源、战略、征服); 你玩的是“俄罗斯方块”(执行、填满、消除)。
所以清醒一点,别再用“打工人”的视角去共情“老板”的辛劳。他的“累”和你的“累”,价值不等。

公众号:野马谈格局
最后,给三条“局外清醒者”的生存建议。
停止精神内耗:不要再纠结“领导为什么还不走”。他走不走,和你的价值无关,守住你的边界,完成你的交付,然后(如果可以)过你的生活。
定义你自己的游戏:如果你也想玩“帝国时代”,那你就必须接受“加班控”的规则,主动承担“定义问题”的工作,用“投资”的心态去加班。
如果你不想,请精明地工作:如果你只想玩好“俄罗斯方块”,那就把“执行”做到极致,提高效率,用省下来的时间去投资“你自己”。你的健康、你的技能、你的副业、你的家人。
记住,这个职场最大的“骗局”,就是让你用“零件”的身份,去共情“棋手”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