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王世贞:一首送别诗,满是激励,人生里有朋友相惜有多难得?

读书,品诗,看电影悟人生我是威评书影史01《送周公瑕》明·王世贞握手谈天慷慨生,醇醪真觉似交情。骅骝未试人犹识,桃李无言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送周公瑕》

明·王世贞

握手谈天慷慨生,醇醪真觉似交情。

骅骝未试人犹识,桃李无言蹊自成。

作赋不甘投狗监,著书归合老虞卿。

秋风贳酒都门外,醉拂干将眼独明。

古往今来,送别是一个避免不了的主题。对于古人来说,它可以表达太多的情感。

杨柳依依的渡口,酒旗在风中轻扬。一叶扁舟系在岸边,随着水波轻轻摇晃,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叹息。送别的场景总是如此相似,却又因人心各异而显得千差万别。

王维在渭城朝雨中送别元二,"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温厚里,藏着对友人远赴安西的无限牵挂;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孟浩然,"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怅惘中,浸透了对风流名士的倾慕与追忆。这些诗句穿越千年,依然能让我们触摸到古人衣袖间未干的泪痕。

最动人的送别往往发生在最平常的时刻。现代人的告别少了些仪式感,却多了份实在的牵挂。视频通话能瞬间缩短山海之距,快递包裹可以传递他乡的滋味,但那些藏在送别时刻的未尽之言,依然会化作深夜独处时突然涌上心头的温热。或许正因为知道相逢可期,才更珍惜离别时那个用力的拥抱——那是给未来重逢埋下的伏笔。

02

骅骝未试人犹识,桃李无言蹊自成。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至理:真正的才华与品格,无需刻意彰显,自会如桃李芬芳般吸引同道。周公瑕此去江南,恰似一柄未出鞘的干将剑,虽暂敛锋芒,却在秋风贳酒的都门外,照见独醒者的澄明心境。

想来这位即将远行的友人,必是位不屑以文章媚世的狷介之士。你看他"作赋不甘投狗监"的傲骨,宁可学虞卿著书终老,也不愿将锦绣文字献于权贵阶前。这般风骨,倒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遥相呼应。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醇醪与诗赋间,淬炼出这般皎若星辰的精神品格。

醉眼独明的意境尤为绝妙。诗人以三分酒意摹写七分清醒,恰似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孤高,又暗含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忧思。当秋风吹过酒旗,剑光与月光在杯中交融,这哪里是寻常的饯别?分明是两位知己在红尘中,以诗剑相砥砺的精神盟约。

03

这首《送周公瑕》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他以诗文名世,与李攀龙并称“王李”,为“后七子”领袖之一。此诗以慷慨豪迈之笔,抒写对友人周公瑕的深厚情谊与期许。

诗中“握手谈天慷慨生”一句,既点明二人促膝长谈的亲密,又暗含志同道合的豪情。周公瑕其人虽史载不详,但从诗中“骅骝未试人犹识”可见,他必是才华横溢却未得重用的才士。王世贞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赞其德行高洁,不慕虚名。

后四句笔锋一转,借司马相如投狗监、虞卿弃相著书的典故,既表达对友人坚守节操的钦佩,又暗含对时局的不满。“秋风贳酒都门外”的萧瑟景象,与“醉拂干将眼独明”的孤傲形象形成强烈对比,将诗人与友人在浊世中保持清醒的铮铮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既有送别的深情,又有对现实的批判,更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王世贞以雄浑的笔力,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熔于一炉,展现了明代士人特有的精神气质。诗中典故的巧妙运用,既增加了文化厚度,又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堪称明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04

王世贞这首《送周公瑕》送别诗,满是激励,人生里有朋友相惜有多难得?

当列车缓缓启动,站台上挥动的手臂渐渐模糊,那一刻的离愁别绪里,却总藏着一种奇异的力量。朋友的一句“等你回来”,一个坚定的眼神,甚至只是沉默的拥抱,都能在心底激起涟漪,让人在远行的路上不再孤单。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距离而疏远,反而会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更深的印记。他们像暗夜里的星光,虽不耀眼,却始终在那里,默默照亮前路。每一次重逢,都像是久别后的庆典,无需刻意寒暄,只需一个笑容,便能找回熟悉的默契。而那些未能说出口的鼓励,早已化作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们走过风雨。

人生如逆旅,聚散本是常态。但正是这些送别的瞬间,让我们更懂得珍惜相遇的缘分。朋友的存在,让孤独变得轻盈,让挫折变得可以承受。他们的信任与期待,成了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即使天各一方,心却始终相连,因为真正的友谊,从不会被时间或距离打败。

所以,不必惧怕离别,因为每一次告别,都意味着新的开始。而那些真心相待的人,终会在生命的某个转角,再次相遇。

05

珍惜送别你的朋友吧!更需要珍惜时光,人生需要品味和体会!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