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梦天家居跨界“造芯”告吹,复牌后为何走出三连板?

家居+芯片烘托市场情绪文初一一项筹划十余天的跨界收购计划宣告终止,实际控制人转让控制权的计划也一并落空,梦天家居的股价却

家居+芯片烘托市场情绪

初一

一项筹划十余天的跨界收购计划宣告终止,实际控制人转让控制权的计划也一并落空,梦天家居的股价却在复牌后逆势走出三连板。

11月18日晚,梦天家居发布公告称,终止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川土微电子有限公司控制权,并同步终止实际控制人筹划的控制权变更事项。

按照梦天家居的说法,终止原因是“交易涉及事项较多,核心条款未能达成共识”。

然而,资本市场却给出了出乎意料的反应,在11月19日复牌后,梦天家居股价连续三日涨停,截至11月21日收盘,股价从停盘前的15.7元/股飙升至20.9元/股,总市值从约34.96亿元升至约46.54亿元。

跨界并购折戟

梦天家居的跨界并购计划始于11月5日,当时公司宣布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川土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控制权。

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一收购意味着这家家居企业正试图跨界进入芯片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川土微电子是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知名供应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源能源、通讯与计算、汽车电子等领域。

该公司股东阵容强大,既有知名半导体投资机构元禾璞华,也有比亚迪等上市公司。

川土微此前曾多次传出计划独立上市的消息。2025年6月,川土微电子召开股改创立大会,7月正式完成股改,这一举动通常被视为冲刺IPO的前奏,也为此次收购谈判增加了多重变量。

然而,这场看似美好的“联姻”仅过了十余天便宣告终止。

梦天家居在公告中解释,停牌期间,公司就收购资产及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与交易各方进行了充分探讨,但由于涉及事项繁杂,经多次协商谈判后,交易各方仍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共识。基于审慎原则,各方友好协商后决定终止前述筹划事项。

溢价引入新股东

尽管跨界收购计划落空,但梦天家居同日披露的另一份公告引起了市场关注。

公司控股股东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梦家投资、实际控制人余静渊、范小珍夫妇拟向嘉兴汇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转让所持上市公司1528.45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6.86%。

这场交易的转让价格定为17.46元/股,相比梦天家居停牌前15.7元的收盘价,溢价约11.21%。按此计算,交易总价约为2.67亿元。

本次交易前,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梦天家居74.54%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下降至67.68%,嘉兴汇芯则持有6.86%的股份。

据了解,嘉兴汇芯成立于2025年10月11日,出资额10亿元。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曹勇控制着多家企业,包括嘉兴芯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嘉兴恩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

从名称看,这些企业似乎都与芯片产业相关。

股价逆向上涨背后

尽管跨界收购失败,但梦天家居股价却在复牌后逆势涨停,这一看似反常的现象背后,有着多重的市场逻辑。

溢价转让股权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17.46元/股的转让价格,比停牌前收盘价高出约11%,这被市场解读为新投资方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同时,嘉兴汇芯的背景引发市场对公司未来资本运作的想象。曹勇控制的几家公司名称均与芯片相关,让投资者联想到梦天家居未来可能继续寻求在芯片领域的布局。

利空出尽效应也在发挥作用。梦天家居此前业绩持续承压,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3.89亿元下滑至11.1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2亿元下滑至6126.11万元。

2025年三季报显示,梦天家居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3亿元,同比下降2.9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6%,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微降0.02%,主业盈利能力仍面临挑战。

在收购失败后,投资者不必再担心跨界整合风险,股价反而获得了反弹空间。

此外,梦天家居此前已布局芯片领域,公司在2025年3月向重庆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增资7000万元,认购其35%股权。

这一投资已在2025年中期报告中确认,表明公司向芯片领域转型的战略意图并未因本次重组失败而终止。

结语

梦天家居在21日发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强调,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等均没有发生重大调整。

但市场的炒作逻辑显然已超越了公司基本面,更多地聚焦于“芯片”概念带来的想象空间。

后续来看,公司芯片业务的实际进展、家居主业在地产链回暖背景下的需求修复情况,或许将成为决定股价持续性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