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始终强调一点,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敢于违法违规,终究是会遭到报应的。
然而有一些自媒体偏偏不信邪,他们以为网络是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于是为了流量,或者受人指使,他们会刻意杜撰各种虚假信息攻击企业,这给企业的正常经营,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最终这些黑嘴终于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近日一则法院判决书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11月 20 日,比亚迪法务部发布公告披露,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王悟空说车)发表针对比亚迪旗下方程豹品牌车型的贬损言论,已构成对企业名誉权的侵害,最终判决被告向比亚迪支付共计 31.38 万元赔偿款,同时判令被告在《人民法院报》向比亚迪公司公开道歉,自此,比亚迪起诉自媒体账号 “王悟空说车” 及相关主体的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31.38万元的赔偿款,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足够“王悟空说车”喝一壶了。
据了解,“王悟空说车”是一位拥有超过200万粉丝的汽车网红博主,为了博取流量,他曾多次发布关于比亚迪的不实言论,比如质疑比亚迪的技术创新,抨击比亚迪产品质量,甚至诋毁其公司管理层。
作为一个自媒体,如果基于事实提出一些合理的质疑和建议,或许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如果为了流量而违背事实,甚至捏造事实抹黑企业,那就构成违法行为了。
正如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所说的:“比亚迪到了现在的体量,部分媒体因不了解情况发布误解性内容,我们能够理解并接受,但对于黑公关、黑媒体,为了黑而黑,长期针对、诋毁比亚迪的行为,我们绝不容忍!”

言外之意,比亚迪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虚心接受网友提出的各种建议,但是对那些为了黑而黑的博主,比亚迪也不会任由他们胡作非为,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就要果断地拿起来。
最后“王悟空说车”也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除了被法院判决赔偿比亚迪31.38万之外,此前,中央网信办在《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中就明确指出,抖音账号“王悟空说车”“987疯狂奶爸”因多次歪曲事实诋毁新能源汽车性能、恶意抹黑汽车企业形象声誉,被依法依约关闭。

其中“王悟空说车”多个平台账户内容被清空,账户也直接被封禁,这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实际上除了“王悟空说车”之外,最近几年抹黑比亚迪的一些自媒体可不在少数。
所谓树大招风,随着比亚迪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销量越来越大,抹黑比亚迪会带来很大的流量,于是很多人就把抹黑当成了一门生意,故意发表各种歪曲事实的言论,这形成了严重的网络误导,甚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对此,比亚迪也是忍无可忍,并推出了一个专项整治黑嘴的行动,早在2021年,比亚迪就宣布悬赏5万—100万打击黑公关,为加强这一行动的效果,2022年,比亚迪又将举报奖励进一步提升至5万至500万元人民币,在重奖之下,很多热心的网友都纷纷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很多黑比亚迪的博主也因此露出了马脚。

比亚迪也趁机对这些专业黑嘴进行起诉,最近两年时间,比亚迪已对多个“黑号”发起诉讼,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起诉自媒体博主“龙猪-集车”的名誉纠纷案。
在这起案件当中,“龙猪-集车”长期存在侮辱、诋毁比亚迪且严重歪曲事实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名誉侵权,最后法院判令被告删除侵权言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比亚迪经济损失等共计201.87万元。
当然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这两个案例之外,实际上目前比亚迪在起诉当中的案例还有不少,这里面很多人都是专业黑嘴,可以预见,他们的后果肯定不会太好过,赔偿、删除不当言论、赔礼道歉,甚至被封号是早已注定的结局。对于这些网友和黑嘴的结局,我们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敢跟大趋势作对,注定是要栽跟头的。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一个行业,一直以来国家都给予大力的支持,而且目前新能源已经成为取代房地产最大的行业,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对就业、对供应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众多汽车厂家的努力,正是他们的大力投入和科技创新,才造就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今天的辉煌,对此,国家一直也在想方设法保护这些企业的合法权益,比如推出专项清朗行动,打击网络黑嘴等等。
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一些不自量力的自媒体博主还铤而走险,这不仅是一种无知,更是一种法盲,对此我们也奉劝大家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为了流量而胡乱造谣抹黑用心做事的中国企业。
当然,除了这些网络自媒体之外,我们也希望中国的汽车厂家能够用心造车,用产品质量和服务来赢取市场,而不是通过一些歪门邪道,通过利用流量来抹黑竞争对手而抬高自己,要自觉杜绝“拉踩同行”“阴阳友商”等各种乱象。
只有技术竞争才是良性之争!
正如新华社前几天在一边锐评当中所提到的那样,“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汽车行业需要建立健康、诚信的营销环境,让竞争回归产品和服务的本质,这才是促进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