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牺尊的遗憾

牺尊,是中国古代一种刻为牺牛之形的盛酒礼器,“牺” 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畜,通常指牛。上海博物馆的这件牺尊是春秋晚期

牺尊,是中国古代一种刻为牺牛之形的盛酒礼器,“牺” 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畜,通常指牛。

上海博物馆的这件牺尊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花纹华丽对称,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个孔,两边的孔用来注入热水,而中间一孔上是一个有环的温酒器,容器的顶上还有三个防止温度丧失的盖子,但可惜三个盖子都已遗失。

牺尊

牛鼻上穿有完整的一环,一方面说明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使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另外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古代高超的铸造技艺,鼻环是采用二次成型的方法安到这件牺尊的鼻子上去的。

牺尊

现在也常用的一个词“牺牲”,起源就是古代祭祀用牲畜的属性和范围。之前说过,其中的“牺” 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畜,通常指牛,而“牲” 是 “牺” 的统称,包含牛、羊、豕等所有符合祭祀礼仪的家畜,“牺” 可以理解是 “牲” 中更高的标准。后来 “牺牲” 这个词从因祭祀时的牲畜需被奉献、舍弃,引申为现代 “奉献、舍弃”的含义 。

牺尊

上海博物馆的春秋牺尊是1923 年出土于山西浑源李峪村,当时出土了一大批五六十件青铜器,个个都是精品,所有专门有一个词叫作“浑源器”。但可惜出土之时正是多事之秋,大批文物散落海外。而这件春秋牺尊是著名古董商卢芹斋打算伪装成“仿古品”运出国外时,都已经准备上船时被扣留下的走私文物。

牺尊说明

2018年,上博的牺尊曾在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展出,当时有一位老太太来看展,说她有遗失的这三个盖子,上博还专门去她家里看过,的确是有三个盖子,但老太太怎么都不肯转让,只能成为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