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中,赛事一直被看作是技术锤炼的重要阵地,但很多人会疑惑,赛场上的激烈竞争与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用车到底有多少关联?那些在赛道上验证的技术,是否真的能转化为日常驾驶中的可靠体验?这一问题始终牵动着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大家都希望赛事技术不只是赛场专属,更能走进日常用车生活。领克作为赛事反哺民用的践行者,将在TCR赛事中积累的操控、安全、耐久等方面的经验,融入到量产车型的打造中,让普通消费者也能感受到赛道基因带来的驾驶质感。

领克在TCR赛事中的积累,并非短期尝试,而是长达七年的深耕。从征战WTCR房车世界杯到参与TCR世界巡回赛,领克Cyan Racing车队累计斩获9冠,仅在2025 FIA TCR世界巡回赛收官战中,就包揽了年度车队总冠军与年度车手总冠军,这样的成绩不仅是竞技层面的突破,更是技术实力的反复验证。七年赛事历程里,领克03 TCR赛车在极端赛道环境中持续接受考验,无论是高温、暴雨等复杂气候,还是连续高强度竞速的工况,都让车辆在底盘调校、空气动力学优化、发动机极限性能与材料耐久性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测数据,这些数据成为技术反哺民用的核心基础。
基于这些赛道数据,领克将技术转化落到了具体产品上。从最初的03+,到后续的03+ Cyan定制版,再到最新的03++,每一款车型都带着赛事基因。其中,领克03++与参赛的03 TCR赛车关联最为紧密,由冠军车队直接参与调校,搭载Drive-E 2.0TD T6 EVO机械+涡轮双增压引擎,匹配全新开发的8AT竞速变速箱,最大马力达到350Ps,峰值扭矩达到450N·m,甚至在设计上复刻了03 TCR赛车的元素,最终成为一台可合法上路的高性能车型。这意味着消费者驾驶这台车时,能直接感受到赛道级的操控反馈与动力输出,让赛事技术不再局限于赛场。

而领克对赛事技术的应用与拓展,并未止步于现有成果。在今年广州车展上,领克发布了全新的汽车运动战略规划,宣布不再继续参加TCR世界巡回赛,转而向更具挑战性的拉力赛、耐力赛领域迈进,纽北24小时这类对车辆综合性能要求极高的赛事被纳入计划。相较于场地赛与冲刺赛,拉力赛和耐力赛更考验车辆的可靠、安全与耐久性能,领克选择进入这一领域,本质上是对技术研发提出更高要求,而这些新领域积累的技术,未来同样会反哺到量产车型中,进一步提升日常用车的体验上限。

与此同时,领克的战略调整还包含对汽车运动生态的布局。一方面,其计划打造中国汽车运动“全华班”,从研发、赛事服务到车手均由中国力量组成,下个月即将亮相的全新领克03+TCR赛车,便是中国工程师独立打造的成果,这一举措将推动赛事技术研发的本土化,让技术转化更贴合国内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中国赛车人才培养体系稚嫩、缺乏系统化路径的现状,领克将重心从“争夺冠军”转向“培养冠军”,构建从赛照培训学院、领克挑战杯到国家A类赛事、国际赛事的全链路培养体系,为本土车手提供更多竞技平台。此外,吉利汽车集团成立“吉利中国星车队”,以星瑞TCR赛车接棒领克03 TCR赛车继续征战TCR世界巡回赛,确保中国品牌在该赛事中的技术积累不中断。

可见,领克的赛事布局与技术反哺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赛场技术积累到民用产品转化,再到未来技术研发方向的拓展,每一步都围绕“让赛事技术服务日常用车”展开。如今,消费者对“赛事技术能否落地日常”的疑问已有了明确答案,领克用实际产品与长期规划证明,赛道上的技术突破,终会成为提升日常驾驶体验的力量,让普通用户也能切实享受到汽车运动发展带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