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将台海局势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挂钩。这番言论突破战后日本历任首相的表述底线,连安倍晋三在职时都未敢如此直白。

消息一出,日本民众连夜围堵首相官邸,高呼辞职不要战争的口号。中方迅速出手反制,从外交警告到军事部署步步紧逼。日本急忙派外务省高官金井正彰赴华解释,这场闹剧背后藏着怎样的算计?
高市的言论不是一时口误。她作为安倍晋三的政治门生,长期秉持右翼立场。频繁参拜靖国神社,主张废除和平宪法“放弃战争”条款,推动防卫费占GDP比例达2%。
此次涉台表态,本质是想借台海紧张局势,为日本扩军修宪寻找借口。日本法政大学教授早已指出,台湾不是国家,新安保法的相关规定根本不适用于台海。
中方的反应速度和力度超出日方预期。11月13日,副外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奉示”二字在外交语境中极为罕见,传递的是最高级别警告。

次日,中国驻日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建议公民暂勿赴日旅游留学。这一举措直接戳中日本软肋,有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减少可能让日本GDP损失0.36%,约合人民币1011.6亿元。
在军事层面的反制很有威慑力。055大驱鞍山舰率编队穿越大隅海峡,直奔日本近海战略巡航。这款满载过万吨的驱逐舰,雷达与火控能力让日本海上自卫队难以匹敌。
黄海中部连续三天24小时不间断实弹演习,钓鱼岛方向海警编队常态化巡逻,东南夹击态势已然成型。解放军的动作清晰表明,任何干涉台海的企图都将遭到迎头痛击。

历史法理是中方最坚实的后盾。中方密集重申《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这两份文件明确台湾必须归还中国,日本主权仅局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指定小岛。
外交部发言人还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布公告节选,让国际社会看清日本言论的非法性。更关键的是,琉球地位未定的问题被重新摆上台面。
琉球王国曾是藩属国,1879年被日本武力吞并。二战后相关文件并未将琉球划归日本,1971年美国单方面移交施政权也不涉及主权。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提及琉球原住民族权利,《中国日报》推出相关纪录片。这无疑是在提醒日本,历史账可以慢慢算,不要在台海问题上自寻死路。

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持续高涨。前首相野田佳彦批评高市言论轻率,鸠山由纪夫公开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自民党内部出现分裂,不少高层开始与高市的立场保持距离。多家主流媒体刊发社论,指责她将国家拖入危险边缘,不懂外交分寸。
金井正彰赴华的所谓“解释”缺乏诚意。日方只强调言论不代表政府立场变化,却回避高市本人道歉和辞职的核心诉求。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更像是想稳住经贸、旅游等利益领域,同时试探中方底线。日本心里清楚,与中国彻底交恶,对其经济复苏和地区影响力都是毁灭性打击。
高市的政治命运已岌岌可危。战后以来最强烈的民众抗议,加上党内分裂和国际社会批评,让她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但即便她下台,日本右翼势力的扩军野心也不会轻易收敛。此次事件再次证明,日本一些政客始终没有正视历史,军国主义余毒未除。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日本胆敢插手,就要付出相应代价。中方的反制不仅是针对高市的错误言论,更是对所有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势力的警告。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这场危机不会因一次访问就草草结束。中方已经掌握主动权,从外交、军事、经济到历史法理多维度布局。
日本如果真的想顾全大局,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纠正错误言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联合声明。否则,等待它的只会是更严厉的反制。
高市早苗的这一出闹剧,应该收场了,而她自己种下的恶果,只有让她自己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