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自己动手,包出成长的味道 | 迈向阳光劳动实践课纪实

今天上午,基地的餐厅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面粉的香气与同学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这是我们迈向阳光心理疏导基地组织的一场

今天上午,基地的餐厅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面粉的香气与同学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这是我们迈向阳光心理疏导基地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包包子活动。

活动开始时,同学们面对桌上的面粉和馅料,既兴奋又有些不知所措。在教官的指导下,大家从最基础的和面学起,一点点加水,慢慢揉捏,感受着面粉在手中逐渐变成光滑面团的神奇过程。

“我从来不知道包子是这样做的!”一位同学边揉面边感叹,“平时在家里都是直接吃现成的,今天才知道做食物这么不容易。”

擀皮环节考验着同学们的耐心和技巧。起初,大家擀出的面皮形状各异,厚薄不均。但在互相学习和不断尝试中,渐渐地,圆形的、厚薄适中的面皮在同学们手中诞生。

“原来要把皮擀得中间厚四周薄,这样包馅时才不容易破。”一位同学分享着他的发现。这不正如我们的人生吗?基础扎实,才能经得起考验。

包馅环节最是热闹,同学们发挥创意,包出了各式各样的包子:有传统的圆形,有精致的柳叶形,还有同学们自创的各种造型。每个包子都独一无二,就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潜力。

“我包的第一个包子馅太少,像个'营养不良'的包子。”一位同学说,“但我多试几次,现在包得越来越好了!”这种从失败中学习、在尝试中进步的精神,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当蒸笼冒出热气,包子香味弥漫整个场地时,同学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包子,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这是我吃过最美味的包子!”同学们纷纷表示。因为他们品尝的不仅是食物,更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次包包子活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培养耐心与专注:从和面到包馅,每个环节都需要细心和耐心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面对失败不气馁,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目标

建立成就感与自信:通过亲手创造,感受到“我能行”的力量

理解劳动价值:体会食物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和感恩

当学员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包子时,收获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对劳动价值的深刻理解。这种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远比单纯说教更加深刻持久。

"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含义。"学员的这句话,道出了劳动教育的真谛。

我们坚信,劳动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样真实的劳动体验,学员们不仅掌握了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以及珍惜成果的感恩之心。

在迈向阳光心理疏导基地,我们始终秉持"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理念,让每一次劳动实践都成为学员们成长路上坚实的台阶。

在这个充满温度的教育基地,我们继续用爱心和智慧,陪伴每一位青少年走过成长的叛逆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