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刚签收中国援助的第三批人道主义物资,转头却反咬中国一口

“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援助,这让战争得以延续!”10 月 23 日布鲁塞尔的记者会上,泽连斯基攥着话筒的手指泛白,话音刚落,

“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援助,这让战争得以延续!”

10 月 23 日布鲁塞尔的记者会上,泽连斯基攥着话筒的手指泛白,话音刚落,台下欧美记者的闪光灯瞬间亮起。他盯着镜头强调 “乌中缺乏持续对话”,却没提就在三天前,黑海敖德萨港刚签收中国援助的第三批人道主义物资 ——1200 顶帐篷、5000 箱药品正被运往哈尔科夫的难民收容所。

“上周刚用中国捐赠的抗生素救了我母亲。” 乌克兰基辅市民瓦西里翻着手机里的物资签收单,屏幕上清晰印着 “中国外交部人道主义援助标识”。这个冬天的取暖发电机、孩子的奶粉,很多都来自中国 —— 自 2022 年以来,中方已累计向乌提供超 2.5 万吨援助物资,今年新增的 1000 万元援助刚于 10 月初运抵。

被忽略的对话:穿梭在战火中的中国特使

泽连斯基口中 “缺乏持续对话” 的说法,在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中被悄悄戳破。

“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所做努力国际社会有目共睹。”10 月 24 日的记者会上,郭嘉昆的表态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外交轨迹:今年上半年,中国乌克兰问题特别代表三次出访欧洲,两次与乌方官员会面;8 月在沙特吉达,中方代表还与俄乌双方同时举行闭门会谈,桌上摆着细化到停火时间表的和平草案。

“不是没有对话,是对话成果被政治杂音掩盖了。” 一位参与过和谈协调的外交官透露,中方提出的 “和平之友” 小组已吸纳 23 国加入,就在泽连斯基发言当天,中国与巴西、印度代表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磋商停火方案。而中俄贸易清单里,全是原油、天然气等民用商品,结算货币一半以上是人民币,与军事无关的证据早已公开。

制裁与援助的双标:谁在真的 “拱火”?

泽连斯基的指责刚落地,就被一则新闻打了脸: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欧盟仍从俄罗斯进口 510 亿欧元管道天然气,比去年同期增长 8%。而中国对俄贸易始终保持民用属性,连匈牙利总理都公开坦言 “制裁中国等于制裁自己”—— 该国最大石化项目由中企承建,一旦断供全国汽油库存撑不过 40 天。

更讽刺的是,当中国援助物资在乌克兰仓库卸货时,美国刚宣布向乌追加 6 亿美元军援。“有人送枪炮,有人送药品;有人挑动对立,有人推动和谈。” 国际问题专家张彬在社交平台写道,“这两种‘支持’的区别,乌克兰民众最清楚。”

基辅郊外的难民收容所里,10 岁的安娜正用中国捐赠的彩色铅笔画画,纸上是一栋没有硝烟的房子。志愿者玛利亚指着发电机上的 “中国制造” 字样说:“冬天快到了,这些援助能让我们多撑一阵子。我们需要的是更多这样的‘支持’,而不是政治口号。”

和平的底气:不选边站,只站正义

“如果中国真的向俄提供军事补给,战场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样。”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去年的发言,至今仍被网友翻出佐证真相。中方的立场从未摇摆:既不向冲突双方出售武器,也不参与任何阵营对抗,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搭建和平桥梁。

10 月 24 日下午,外交部官网更新了乌克兰问题特别代表的行程 —— 下周将赴东欧三国斡旋。与此同时,青岛港的货轮正装载着新一批人道主义物资,目的地仍是敖德萨港。货舱里的棉被上印着一行小字:“愿和平早日降临”。

泽连斯基在布鲁塞尔的发言或许能博取一时关注,但敖德萨港的卸货声、基辅难民的感谢声,更能说明中国在这场危机中的真正角色。就像郭嘉昆所说:“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这就是中国的选择。”

此刻,安娜的画纸上,房子旁边又多了一艘载着物资的轮船。她或许不知道国际政治的复杂,但她清楚:那些带着 “中国制造” 的包裹里,装着活下去的希望,更装着和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