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栽葱,浅栽蒜”这句农谚,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不仅流传面积广,时间也很悠久,放到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它所表达的意思很好理解,种植葱的时候要栽深一些,而种植大蒜的时候,要种浅一些。
有朋友可能不理解什么意思,为什么有深有浅?深要多深?浅要多浅?
本篇内容,小帮手就详细和大家说说原因,看完后就明白了。

从根系来看,葱的根系为须根系,不仅主根不发达,侧根数量相对也较少,并且分布较浅,自身的吸水吸肥能力弱。
深栽相比浅栽来说,葱的长势更高,产量更好,体现在下面3点。
1、大葱深栽的话,可以让葱的根系向土壤更深层延伸,让其能吸收到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还能增强大葱的抓地能力,避免后期因植株高大出现倒伏现象。
尤其是一些长度能达几十公分,甚至一米的大葱品种,深栽是必须的。
2、从土壤的角度来说,同一片土壤,深层温度变化幅度小于浅层,深栽葱的话,能让葱的根系避开表层土壤昼夜温差过大的影响,减少低温对其生长的抑制。
3、从葱白的角度来说,葱白是葱的主要食用部位,葱白越长,品质相对越高,收益也就越好。
而葱白的形成需要黑暗、湿润的环境,因此,葱深栽的情况下,通过培土能不断增加葱白的覆盖深度,让葱白更长。
同时也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葱白纤维化、口感变差,提高品质。

葱最佳的播种深度是多少?
根据葱的品种不同,栽种深度有差异。
一般情况下,小葱栽种深度建议5-7cm,大葱栽种深度建议8-10cm为宜,只保留2-3片心叶露出地表。
至于栽种密度的话,小葱行距建议15-20 cm,株距5-8 cm;大葱行距建议60-70 cm,株距5-6 cm。

蒜和葱刚好相反,虽然蒜的根系同样也是须根系,但是和葱比较,蒜的根系更短更密集。一般情况下,观察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20cm左右的位置。
至于原因,也有3点:
1、蒜的鳞茎发育需要光照需求。种植大蒜需要蒜头,而蒜头的形成是蒜的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需要充足的光照刺激鳞茎盘膨大。
而浅栽的话,就能让蒜的鳞茎部位靠近土壤表层,接受更多的光照。如果栽种过深,可能会导致大蒜只长苗不长蒜头的现象。
2、蒜的根系虽然分布较浅,但是呼吸作用比较强烈,因此对土壤透气性要求较高。
当大蒜浅栽时,根系所处位置接受到的氧气含量高,有效促进根系代谢和养分吸收。
如果栽种过深的话,根系所处位置的氧气含量低,容易出现烂根、死苗现象。

3、蒜在生长过程中,它的鳞茎萌发和幼苗生长需要适宜的地温。
当浅栽的情况下,更容易促进蒜种萌发,缩短出苗时间。
如果栽种过深,地温回升慢,蒜种在土壤中萌发慢,并且遇到低温环境时,也容易导致蒜种腐烂。
蒜最佳的播种深度为多少?
一般情况下,多数常规蒜种栽种深度为3-5cm,栽种时要将蒜种的背腹线与行距平行。
大蒜栽种前,建议要进行拌种处理,能够预防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
大蒜栽种前,也要深耕土壤20-25cm,栽种后轻踩土壤,适当压实,让蒜种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出苗和安全越冬。

上述就是关于农谚“深栽葱,浅栽蒜”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看到这,也已经有了答案。
如今虽然种植水平很先进,但是种植葱和蒜的时候,也要遵循“深栽葱,浅栽蒜”的原则。
问问大家,你种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