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熬夜赶工换的5.985万难拿!武汉瓦工两年讨薪路:涉事公司拖付、联络人避责

5.985万元,是武汉瓦工王振在2023年4月至9月参与武汉市同济医院旧房改造项目期间,以昼夜颠倒的施工模式换来的纯劳务

5.985万元,是武汉瓦工王振在2023年4月至9月参与武汉市同济医院旧房改造项目期间,以昼夜颠倒的施工模式换来的纯劳务报酬;近24个月,是他为追讨这笔款项,从行政投诉转向司法诉讼的奔波周期。对依靠技能谋生的王振而言,这笔报酬不仅是劳动价值的直接体现,更关联着家庭日常开支与子女教育经费,而如今,法院的审理进程,成了他拿回这笔“血汗钱”的核心期待。

(现场图片,王振提供)

王振所涉的同济医院旧房改造项目,存在多层工程分包关系:该项目由中建三局总承包后,经具备相应资质的中间方流转,最终由湖北福满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接具体施工任务。

(工地现场图片,王振提供)

2023年,经中间联络人方某某引荐,王振与该公司法人程某达成口头约定,以350元/日的薪资入职——这一薪资标准是他决定参与项目的关键,若低于此标准他本不打算承接。双方同时约定,劳务报酬按项目进度结算,生活费用单独发放。

因需规避医院日间正常运营秩序,项目中混凝土浇筑、管道接管等核心工序多安排在夜间进行,王振常需加班至次日凌晨,而夜间加班产生的夜宵补贴、物料转运费等,均由施工负责人代转,未计入劳务报酬总额。

(生活费转账截图,王振提供)

项目竣工后,经王振与湖北福满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核对确认,应付劳务报酬金额为59850元(对应工时明细为白天151.5天、晚上加班150.5小时,按350元/天计算),但该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延履行支付义务。从王振留存的沟通记录可查,2023年8月14日,曾有相关人员向其传达“法人程某承诺当月月底结清报酬”的信息,该承诺最终未兑现;同年9月,王振再次催讨时,对方仅承诺月底结清,未同步落实转账操作。

更导致维权受阻的是,中间联络人方某某因仍在涉事公司任职,拒绝提供证言,且采取微信拉黑等方式回避沟通,2025年7月,王振曾前往汉口一中对面的涉事关联地点寻找方某某协商,仍未获得有效进展。

2023年底,王振首次尝试通过行政途径维权,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提交线上投诉材料。据其提供的信息显示,监察部门虽向湖北福满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送达了投诉文书,但疑似将投诉内容直接转交涉事公司负责人,导致对方态度强硬化,进一步增加了维权难度。在投诉未达预期效果后,王振选择启动司法程序,将追讨报酬的希望寄托于法律裁判。

(监察部门转交的投诉截图,王振提供)

2024年,王振正式向武汉市硚口区法院提起诉讼,后因涉事公司注册地在东西湖区,案件被移送至东西湖区法院。他的核心诉求为判令湖北福满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清偿59850元劳务报酬,并提交了多组关键佐证材料:包括武商梦时代项目施工进场证(记载2023年2月至8月施工记录,佐证其务工经历真实性)、同济项目生活费用转账截图(微信及银行卡流水留存,印证劳务关系存在)、与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沟通记录(含夜间维修、浇筑作业安排,还原施工场景),以及法院要求填写的《退费账户确认书》,完整呈现了劳务事实与维权历程。

(施工申请单,王振提供)

截至发稿,该案仍处于法院审理阶段。对王振而言,这5.98万元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他熬夜赶工、弯腰劳作的每一份辛苦,是支撑家庭生计的“救命钱”。他盼着法院能早日查清事实、公正判决,让自己拿回应得的报酬;更盼着这样的“讨薪难”不再发生在更多像他一样的劳动者身上,让每一份辛苦付出都能被尊重、被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