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长痘痘的经历。青春期时,痘痘可能是脸颊、额头零星冒出的小疙瘩,而有些人数年甚至成年后,痘痘依然反复出现,红肿、脓疱、结节交替发作,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留下色素沉着和瘢痕,给身心带来双重困扰。面对反复出现的痘痘,不少人尝试过各种方法,从偏方到网红护肤品,再到外用药膏,却始终难以彻底摆脱,不禁让人疑惑,痘痘到底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彻底解决呢?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

什么是痘痘,不同严重程度有何表现?
痘痘在医学上被称为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并主要累及面部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群截面统计痤疮发病率为8.1%,研究发现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痤疮发生,3%~7%痤疮患者会遗留瘢痕。目前,痤疮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主要是遗传背景下激素诱导的皮脂腺过度分泌脂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增殖及炎症和免疫反应等与之相关。
关于痤疮分级国际上有多种方法,主要依据皮损性质将痤疮分为3度、4级,即:轻度(Ⅰ级):仅有粉刺;中度(Ⅱ级):有炎性丘疹;中度(Ⅲ级):出现脓疱;重度(Ⅳ级):有结节、囊肿。

痘痘总是复发,这些原因不容忽视
痘痘之所以难以根治、反复复发,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治疗、生活习惯等多方面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
治疗不彻底是导致复发的关键原因之一。很多人在痘痘症状稍有缓解后就自行停药,没有完成完整的治疗疗程,此时毛囊皮脂腺的病理状态并未完全恢复,残留病灶容易再次引发皮损。尤其是中重度痤疮,需要系统性的规范治疗,若中途中断,复发率会明显升高。此外,部分患者盲目选择治疗方法,使用疗效不肯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产品,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还可能破坏皮肤屏障,为后续复发埋下隐患。
日常护理和生活习惯的疏忽也会导致痘痘反复。饮食方面,高糖饮食、油腻食物及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可能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脂质,诱发或加重痤疮。作息不规律、熬夜会影响激素水平稳定,导致雄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刺激皮脂腺脂质分泌,破坏皮肤的正常代谢节律。同时,过度清洁或清洁不到位、挤压搔抓皮损、不当使用化妆品等行为,会损伤皮肤屏障,引发感染,让痘痘难以痊愈且反复出现。
另外,个体差异也会影响痤疮的复发情况。遗传因素在痤疮尤其是重度痤疮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复发风险相对更高;部分女性患者的痤疮与月经周期、高雄激素表现相关,若未针对病因进行调理,也容易出现周期性复发。

科学治疗是关键,这些方法值得选择
想要彻底摆脱痘痘困扰,需要根据痤疮的严重程度选择规范的治疗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临床常用且有效的手段,包括外用药物和系统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是痤疮的基础治疗,轻度及轻中度痤疮可以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中重度及重度痤疮在系统治疗的同时也需辅以外用药物。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维A酸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等。
对于中重度及重度痤疮,系统药物治疗不可或缺,其中异维A酸软胶囊是目前针对痤疮发病四个关键病理生理环节的口服药物,具有显著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从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以及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
这个药的适应证包括以下方面:①结节囊肿型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药物;②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好的中度或中重度痤疮替代治疗;③有瘢痕或瘢痕形成倾向的痤疮患者需尽早使用;④频繁复发的痤疮其他治疗无效;⑤痤疮伴严重皮脂溢出;⑥轻中度痤疮但患者有快速疗效需求;⑦痤疮变异型如暴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可在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后应用。
除了药物治疗,物理与化学治疗也可作为痤疮辅助或替代治疗以及痤疮后遗症处理的选择,如光动力、红蓝光、激光与光子治疗、化学剥脱治疗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联合使用,以提升治疗效果。
做好日常护理,为痤疮康复保驾护航
规范治疗是解决痤疮的核心,而科学的日常护理则是促进康复、预防复发的重要保障,需要贯穿于治疗全过程。
皮肤护理方面,痤疮患者皮肤常伴有皮脂溢出,清洁时应选用控油保湿清洁剂,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微生物的混合物,但要避免过度清洗,以免损伤皮肤屏障。清洁后,需根据皮肤类型选择合适的护肤品,油性皮肤宜选择控油保湿类产品,混合性皮肤T区选择控油保湿类、两颊选择舒敏保湿类产品;在使用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等药物或物理、化学剥脱治疗时,皮肤屏障易受损,应优先选择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同时,要谨慎使用粉底、隔离、防晒剂及彩妆等化妆品,尽量避免化妆品性痤疮发生,外出时需适度防晒,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
饮食和作息调理同样重要。建议限制高糖和油腻饮食,减少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适当控制体重,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皮脂分泌,预防痤疮复发。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能够维持激素水平稳定,保障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降低痤疮发作风险。此外,痤疮患者应避免挤压和搔抓皮损,以免导致炎症扩散,加重病情并增加瘢痕形成的可能性。
心理调节也不可忽视。痤疮尤其是重度痤疮患者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而不良情绪又可能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同时定期复诊,根据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及护肤方案,减少后遗症发生。

痤疮的反复复发虽然令人困扰,但并非无法解决。只要找准复发根源,选择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良好的日常护理和生活习惯,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复发率,摆脱痘痘的长期困扰。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9):58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