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土库曼斯坦,欠下中国81亿美元,不躲账,不赖账,可谓小国的标杆!
在这个主权债务违约屡见不鲜、国家赖账仿佛已成国际交往 “潜规则” 的时代,竟然有这样一个国家 —— 不仅分文不少地结清了欠中国的 81 亿美元贷款,还清债务后,还主动递上了一份价值数百亿人民币的合作大单。
你敢相信吗?
这并非家底殷实的欧洲老牌强国,也不是富得流油的中东石油土豪,而是一个藏身中亚腹地、人口刚超 600 万、在世界地图上得凝神细找才能发现的小国。
没错,它就是土库曼斯坦。
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往往是一连串的疑惑:“这国家在哪儿?”“是不是和哈萨克斯坦接壤?”“是不是那个以骑马摔跤闻名的地方?”
其实都不是。
土库曼斯坦低调到几乎从国际新闻版面上消失,但它用实际行动,把 “诚信” 二字深深镌刻在了全球能源合作的教科书上。
这个国家究竟有多大?
面积约 49 万平方公里,和中国四川省差不多,但人口却少得可怜 —— 仅 600 多万,甚至比成都市的常住人口还要少。
它的四周被邻国紧紧环绕:北边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相邻,南边挨着伊朗和阿富汗,东边与中国新疆相连,而西边则没有一寸海岸线,是个纯粹的内陆国,连出海口的影子都摸不着。
地理上被 “团团围住”,经济上曾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可这片土地下埋藏的宝藏,却足以让全世界为之眼红 —— 那就是天然气。
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土库曼斯坦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高达 13.6 万亿立方米,在全球排名第四位,仅次于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全球每年的天然气消耗量大约是 4 万亿立方米,仅凭土库曼斯坦一国的储量,就足够全人类毫无顾虑地使用三年多。
说它是坐在金山上的乞丐,一点也不为过。
守着加尔金内什这样的世界级气田,土库曼斯坦却在几十年里穷得叮当响,农村地区的居民在冬天甚至还得靠烧柴火取暖。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并非缺乏资源,而是资源运不出去。
没有出海口,境内铁路设施老旧,管道建设又深陷地缘政治的僵局之中。
想要开发气田?
首先得有资金、有技术、有稳定的市场。
欧美企业闻讯而来,一开口就索要气田的控股权,还附带了一堆苛刻的政治条件:“你得在联合国投票时跟我们保持一致”“你得公开批评俄罗斯”“你得向我们开放军事基地”……
土库曼斯坦政府一听便摇了头 —— 这根本不是合作,分明是趁火打劫。
几次谈判下来,全都不欢而散。
结果便是,气田继续在地下 “沉睡”,国家也始终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
转机出现在 2007 年。
那一年,中国主动向土库曼斯坦抛出了合作橄榄枝,提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方案:我们出资金、出人力、出设备,帮你们把气田开发出来,再修建一条直通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你们不需要抵押国家主权,也不用在国际争端中选边站队,只要把开采出的天然气卖给我们,用卖气的收入慢慢偿还贷款就行。
听起来是不是像天上掉馅饼?
但这就是中国拿出的十足诚意。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项目难以成功。
毕竟,这条中亚天然气管道要穿越三个国家 —— 从土库曼斯坦出发,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最终进入中国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全长达到 1833 公里。
沿途不是茫茫戈壁就是无垠沙漠,还得翻越高山、穿越地震带,施工难度堪比 “在刀尖上铺设管道”。
更棘手的是,三个国家的协调工作、技术标准的统一、沿途的安全保卫,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让这个项目沦为烂尾工程。
可中国团队硬是咬牙扛了下来。
国家开发银行牵头批准了 81 亿美元的专项贷款,中石油带领施工队伍进场作业,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打通了这条 “能源丝绸之路”。
2009 年 12 月 14 日,第一股天然气从土库曼斯坦涌入管道,沿着漫长的线路直奔中国,最终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灶台和工厂的锅炉。
这一通气,彻底改变了土库曼斯坦的命运。
从 2010 年开始,土库曼斯坦就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陆上天然气供应国,每年稳定输送约 400 亿立方米天然气。
这笔收入绝非小数目 —— 天然气出口所得迅速占到了土库曼斯坦国家财政总收入的 75% 以上。
该国的外汇储备在三年里翻了三倍,GDP 连续多年保持着 6% 左右的增长速度。
到 2021 年,土库曼斯坦的人均收入突破 1 万美元,正式迈入了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这在中亚地区,几乎算得上是一个逆袭的神话。
老百姓的生活更是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以前农村地区用不上天然气,如今家家户户都通了管道;城市里新建起了配备中央空调的三甲医院,偏远地区盖起了双语学校,就连沙漠边缘的小村庄也铺上了平整的柏油路。
有网友翻出 2010 年和 2022 年的卫星图进行对比,发现首都阿什哈巴德的城区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夜间的灯光亮度也提升了好几档 —— 这些变化不是靠 PPT 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发展成果。
但最让人钦佩的,还不是它摆脱贫困富了起来,而是富起来之后的所作所为。
很多国家一旦有了钱就变得浮躁,贷款能拖就拖,甚至干脆直接赖账。
土库曼斯坦却完全不一样。
从第一笔天然气款项到账开始,它就每年雷打不动地划出固定比例的资金偿还中国贷款,从来没有逾期过一天。
2021 年 6 月,土库曼斯坦官方正式宣布:81 亿美元的贷款已全部还清!
而且,它是整个中亚地区唯一一个对中国双边贷款实现 “零逾期” 的国家。
这份信用,在如今这个 “违约成常态” 的世界里,简直就像一股清流。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已经足够温暖人心。
可土库曼斯坦偏偏不按常理出牌 —— 还清贷款后,它不但没有 “翻脸不认人”,反而主动加码合作,提出了新一轮的合作计划,总投资额超过 450 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