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机浮现:母亲执意返“局”,家人求助无门
2025年9月初,福建的黄女士声音颤抖给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打去求助电话——她的母亲,一位52岁的普通农村女性,正深陷银川“33500西部大开发双向扶贫项目”的传销漩涡。人虽已回家,却被彻底洗脑,甚至固执地计划9月5日再次前往银川。家人的反复劝阻,在她耳中都成了“不懂机遇”的“杂音”。
二、受害者画像:踏实半生,却因“善意”踏入陷阱
这位母亲的人生本是一本书,写满了“踏实”与“努力”:出生于农村,仅有小学三年级学历,却从未停止改善家庭条件的脚步——从进厂工人到开桶装水小店,从卖酒水到经营养发艾灸店,还曾做过平安保险代理。她性格开朗单纯,交友广泛,厨艺是家里的“招牌”,邻里都夸她善良正直。然而,正是这份对生活的热忱与信任,让她在2025年6月,因美业同品牌代理“推荐人”的几句“机遇”,一头扎进了银川的传销网。
三、骗局伪装:微信里的“感恩”,现实中的“摆拍”
“推荐人”罗玥(疑似艺名)的微信消息,是这场骗局的第一层伪装:“尊敬的代总,早上好!我叫xxx,来自福建……今天是新老人学习的第一天,非常感恩您的大爱付出。”

在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眼中,这些看似真挚的“感恩”,实则是传销组织精心设计的表演——所谓的分红奖励是虚设的诱饵,“上平台领百万”的承诺是画饼充饥,甚至连“老总”的现金照片、西部大开发功臣合影,都是提前策划的摆拍。
可黄女士母亲却将这些虚假的“成功”当成了“翻身机遇”,甚至要拉着黄女士和丈夫一起去银川“抓住机会”。
四、家庭困境:秘密加码的投入,无人知晓的负债
更让黄女士揪心的是,母亲不仅交了33500元的“入门费”,还偷偷追加了两单共6.2万元转给介绍人——这意味着全家在不知不觉中背上了十多万的债务。
但黄女士不敢直接戳破真相:她怕母亲因“被骗”丢面子,更怕旁人戴着“受害者有罪论”的眼镜,误解这位善良的母亲“不是好人”。为此,她甚至谎称自己仍有工作,默默扛下压力,连和母亲争吵都不敢,生怕被母亲当成“反对她去传销的信号”。
五、求助波折:信任重建与“体面唤醒”的策略
黄女士的求助之路同样充满挑战。她母亲正亲身经历传销骗局,对任何机构都充满警惕,李旭反传防骗团队不仅要化解她“二次被骗”的焦虑,更要找到唤醒她母亲的方法。
经过慎重考虑,团队制定了“体面唤醒”策略:由李旭扮演黄女士的大学老师,以“出差”的名义上门劝说,同时让黄女士从外地请假回来的弟弟配合,既给母亲保留尊严,又形成温和的劝说环境。
六、劝说攻坚:从抗拒到动摇,10个多小时的耐心破局
9月4日下午两点,劝说在小心翼翼中开始。母亲起初嘴硬,坚决不肯承认参与传销,甚至一度想回避话题。
但随着李旭老师逐步拆解传销的运作细节(如“上深圳领黄金标志的真相”“隔月领分红的二次揭谎”),她渐渐忍不住认真倾听——家人从她专注的眼神里看出“听进去了”,只是碍于面子不愿松口。李旭没有强行逼问,而是运用心理学技巧,通过摆事实、讲逻辑,耐心瓦解她的心理防线。为了给黄女士母亲留足面子和思考的时间,李旭老师当晚没有要求家人揭穿她参与传销的事实。
次日(9月5日)上午,母亲的态度出现转机:她主动为李旭老师做饭,这份自然的亲近让众人看到了希望。
下午,劝说继续进行。火候成熟后,团队使出杀手锏,让曾经陷入迷局的传销老总现身说法。通过与一位在银川做到老总的视频连线——对方亲口揭露:“所谓的去深圳领黄金的机票和黄金标志是自己花钱买的,隔月领分红不是国家发钱,其实是分下线的钱,那些“西部大开发功臣”合影和发分红的现金照片全是摆拍!”所有谎言在这一刻彻底破碎。母亲虽仍未承认自己投资,却主动讲起了在银川“考察”的经历,这场持续十多个小时的劝说,终于让传销的迷局透出了一丝光亮。
七、真相浮现:三单投入,十余万打水漂
两天后,母亲终于松口:她不仅参与了最初的33500元“入门”,还瞒着家人追加了两单,共投入三单累计十多万元。这个数字让全家人震惊——原本以为只是“一单冲动”,没想到已深陷多单陷阱。
八、维权困境:法律受限,追款无果的无奈
然而,维权之路比想象中更加艰难。李旭老师坦言:“参与传销是违法行为,被骗的钱不受法律保护,通过法律途径几乎无法追回。”心有不甘的黄女士和母亲决定亲自前往银川找推荐人要钱。
一个多月后,母女俩飞抵银川。当天晚上与推荐人当面摊牌,要求退款。但推荐人假意“跟上级商量”,第二天便躲了起来,母女俩寻人无果。因人生地不熟且无法长期滞留,她们只能无奈购买机票返程。至于民事诉讼,李旭老师也明确告知:“传销违法活动中的资金损失,法律不予支持。”

九、余波未平:负债与警醒,愿天下无传销
如今,这个家庭仍在消化传销留下的负债与伤痛。黄女士仍愤愤不平:“凭什么他们骗得开心,却让别人家庭破裂?”但这场艰难的救赎至少让母亲彻底切断了与传销的联系——在“体面”与“清醒”的反复拉扯中,家人终于从漩涡里拽回了最亲的人。只是那些被卷走的十余万元,成了传销留给普通家庭最沉重的叹息,也提醒着所有人:警惕“快速致富”的诱惑,守护好自己的血汗钱与家庭幸福。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