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献昌
打竹板,响连天,
今日不夸天地宽,
单表我民建一能将,
艳龙之名记心间。
姓杨名龙字老杨,
镜头如笔写华章。
光影为墨绘春秋,
快门轻启动四方。

支部缔结赴安阳,
红旗招展映朝阳。
晓静主委亲陪同,
蚌埠兄弟情意长。
老杨肩扛摄影囊,
步履沉稳走前方。
殷墟古道踏晨霜,
青铜铭文诉沧桑。
甲骨残片藏玄妙,
千年文明眼前张。

他蹲身,稳举枪,
屏息凝神捕光芒。
一帧定格千载事,
刹那留住万年香。
献昌侧立轻叹语:
“此技此境太非常!
那不是拍照留影,
是把历史轻轻唱!”

转步文字博物馆,
典籍如海列成行。
汉字源流溯远古,
一笔一划见兴亡。
讲解员唇齿生花,
神情激荡意飞扬。
老杨巧设角度光,
人物背景两相彰。

光影流转似春风,
画面温润胜酒酿。
抓瞬间,留永恒,
眉梢眼角皆文章。
彭捷老兄细端详,
翻看照片心飞扬:
“这张构图太讲究,
情绪饱满不张扬!
你看那眼神闪亮,
像在与古人对话讲!”

再登红旗渠畔望,
山高谷深志如钢。
纪念馆前肃然立,
往事如潮涌心房。
青年洞口风凛冽,
石壁斑驳写沧桑。
老杨攀石寻佳位,
不顾险峻追理想。

俯拍全景展宏图,
仰摄群像显刚强。
一张合影传精神,
队列齐整似刀枪。
献昌握拳连声道:
“照片我也拍成箱,
可从未见这般照——
把魂魄都框进框!”

“你看那皱纹都在笑,
目光如炬向远方。
色彩不艳却动人,
虚实之间见肝肠!
老杨啊,你是真大师,
用镜头把历史扛!
一张照片暖千肠,
胜过万语与千章!”

老杨腼腆只微笑:
“都是本分莫夸张。
宋主委带队走正道,
我不过随行记荣光。”
群里相册一张张,
全是心血与担当。
每张背后有故事,
每帧深处有思量。

打竹板,情更长,
民建兄弟心向党。
有此良匠摄岁月,
山河作证也辉煌。
今日快板轻轻落,
只为心中那一光——
照的是团结奋进路,
拍的是赤诚民建郎!

老杨之名不必广,
自有影像代传扬。
一瞬凝成千古意,
快门轻启即诗行!
艳龙虽言是平常,
平凡之中见锋芒。
镜头为笔书大爱,
光影作舟渡时光!

你拍下的是足迹,
留下的是信仰;
你定格的是身影,
升腾的是力量!
老杨啊,好儿郎,
民建因你更荣光!
快板声声为你响,
赞歌句句入心房!
文稿:李献昌
图片:杨艳龙、彭捷、石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