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这里一直不安分,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声称这里有主权,当然,最让我们头疼的当属菲律宾,自从拿一艘破船在仁爱礁非法坐滩,已经20多年了。
尤其是小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的国防政策转向更亲美,允许美国军队使用更多基地,还搞联合军演。仗着美国撑腰,近年来,菲律宾没少挑衅中国。

7月,美菲继续联合活动,超过500项,包括灾害响应和后勤训练。
今年8月,菲律宾总统总统马科斯在访问印度期间,大放对中国挑衅言论,他说如果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对抗,菲律宾不可能置身事外,因为“离我们实在太近了”。他还说,“我们必然会卷入其中,这不是一件小事。”
8月底,在仁爱礁海域非法坐滩的“马德雷山号”上,有菲方人员突然挑衅中国海警,差点撞船。
9月14日,中国军方又巡逻南海,警告菲律宾别搞小动作。9月16日,又一轮碰撞,菲律宾船只受损,中国海岸警卫队发视频证明自家没错。

10月底,在刚刚结束的第47届东盟峰会上,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正式成为2026年东盟轮值主席,刚刚接棒东盟,在演讲上,他果然又提到南海问题。他称,在“执掌”东盟期间,愿意探索合作活动及防止南海事件风险的机制,“寻找重新定义与中国关系的方式”。
菲律宾为什么敢对中国频频挑衅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动作一年比一年密集,从仁爱礁的“破船对峙”到多海域的“碰瓷式闯岛”,胆子似乎越来越大。深究起来,我觉得无非三个原因。
第一,美国撑腰。
小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对美国的依赖几乎到了“绑定共生”的地步,不仅新增4个美军基地、让美军使用站点总数达到9个,还把全年超过500项军事活动的主导权拱手让人。美国自然也“投桃报李”,一边派防长赫格塞斯在香格里拉对话上放狠话撑场面,一边抛出各种“援助大礼包”。

2024年菲律宾GDP大概4300亿美元,按常规军费占比1%算也就43亿,却非要硬撑着把军费翻倍到86亿。钱从哪儿来?很大一部分要砸在美国推销的武器上。
美国先是批准55.8亿美元的F-16战斗机订单,接着又抛出海马斯火箭系统、黑鹰直升机等装备清单,光20架F-16的采购价就远超菲律宾2025年预估的50亿美元总军费。
更讽刺的是,甚至前段时间美防长公开叫嚣,若中国敢对菲律宾动手,不能保证美国不会干预。但五角大楼报告却明说在南海“避免直接对抗”,这态度简直把“棋子”二字写在了脸上。
第二,菲律宾是对中美实力的认知严重错位。
菲律宾国内宣传总在放大美菲同盟的“威慑力”,却很少客观介绍中国的真实力量,导致不少人产生了误判。直到中国九三阅兵展示新型装备后,菲律宾社会才出现质疑声音。

菲律宾海警最大的船排水量才2200吨,而中国海警光万吨级执法船就有15艘,总吨位是菲律宾的20倍以上。10月菲律宾多路闯岛时,中方在黄岩岛就集结9艘舰艇,南沙方向还有10艘严阵以待,精准布防让菲方连领海基线都没摸到就被拦截。
更别说中国在南海有完善的补给基地网络,菲船长途奔袭只能打“闪电战”,这种代差根本不是几件美式装备能弥补的。
最后一点,是想靠“抗中”在国际上刷存在感,当所谓的“地区领头羊”。菲律宾似乎觉得只要把事情闹大,就能吸引国际关注、迫使中国让步,就像当年炒作“南海仲裁案”那样。

但这次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东盟国家大多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对菲律宾的单边挑衅并不认同;中国又在持续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谈判,把南海问题纳入稳定框架。菲律宾的“显眼包”行为不仅没换来支持,反而让自己在地区合作中逐渐孤立。
就像菲退役空军少将波基斯说的,当年仲裁案“胜利”没带来任何实质好处,如今再挑衅只会让国家主权被慢慢消耗。
想成为下一个乌克兰?9月23日,美国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给国务卿写信,急着敦促保障对菲资金支持,理由是“不援助就会让中国得寸进尺”。这封信暴露了美国的真实意图:想把南海打造成新的“博弈战场”,而菲律宾就是他们选定的下一个“代理人”。
但只要看看乌克兰的结局,就知道这剧本有多凶险。
俄乌冲突的套路如今已经看得很清楚:美国通过情报深度介入,从目标选择到航线规划全程操盘,让乌克兰无人机精准打击俄能源设施,自己却坐收渔利。

美国给菲律宾提供情报支持、卖武器装备,本质上就是想让菲律宾冲在前面,用“以战耗中”的方式牵制中国发展,就像当年消耗俄罗斯那样。
但菲律宾真能复刻乌克兰的“角色”吗?先不说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应对完全不同,单看菲律宾自身条件就差得远。
更重要的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尚且“只给武器不给兵”,导致其经济崩盘、基础设施全毁、民众流离失所,对菲律宾这种更弱小的盟友,怎么可能投入更多?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早就警告,过度依赖美国会卷入代理人战争;公共智库负责人罗兰・辛布兰也坦言,菲律宾正面临“乌克兰式安全困境”的风险。。
这种时候跟着美国挑衅,无异于抱着炸弹跳舞。

乌克兰就是前车之鉴,打了这么久,美国连“战斧”导弹都犹豫着不肯给,菲律宾还指望能得到比这更多的支持?
中国的底气与底线,不是谁都能碰的面对菲律宾的持续挑衅和美国的幕后操盘,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但这绝不意味着没有底线。
10月菲方多路出击的行动,刚离港就被中方掌握,提前在关键海域布下防线,让其“声东击西”的算盘彻底落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应对始终保持梯度管控:日常用海警船执法,避免直接军事冲突,仁爱礁就是最好的例子。
菲方非法坐滩军舰、长期驻军的行为,本身就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但是菲律宾却宁愿当老赖,常常去这艘破船上补给,8月被中海海警围困后,要不是最后中方放开,驻守“马德雷山号”的士兵就会饿死。

中国的实力和战略智慧,决定了不会轻易被拖入战争,但也绝不会容忍核心利益被侵犯。
菲律宾海警船在仙宾礁对峙时,面对的不仅是3000吨级的中国舰艇,更是一个综合国力、补给能力、战略布局都占据绝对优势的对手。
说到底,菲律宾现在最该想的不是怎么当“显眼包”,而是如何避免成为“炮灰”。